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22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46篇
农业经济   19篇
经济概况   2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代绘画之父”徐悲鸿是一位深爱艺术,将艺术视为生命的人,他将自己的一切都与美术事业联系在了一起,今年7月时值他106年诞辰,为此特撰文一篇与大家一起感怀和纪念大师璀璨的艺术生涯。  相似文献   
2.
林梢青 《中国拍卖》2014,(11):10-15
钱昌照先生一生堪称传奇,八十九年人生,几乎是集合一个时代的政界要人及经济、文化、科技和工业界巨子。单就文化界而论,_如徐悲鸿.当年就是曾受他提携、帮扶与支持的人士,难以计数。本次嘉德2014秋拍“重要私人珍藏(一)——钱昌照伉俪藏珍”专场,全部来自钱昌照先生家属.41件作品,数十位文化名人.勾勒出传奇般的钱昌照先生及他所亲历的家族沉浮与时代风云。  相似文献   
3.
《中国拍卖》2012,(12):41-43
著名国画大师、书画鉴赏家、齐白石嫡传弟子许麟庐于2011年8月9日去世后,留下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张伯驹等名人字画72幅,其中仅齐白石书画就有24幅。  相似文献   
4.
心茶一瓣     
王蒙 《秘书》2013,(1):25
●我们中国产生过孔子、老子、孟子,产生过屈原、李白、杜甫、司马迁、曹雪芹,我们还有齐白石、徐悲鸿、鲁迅。有一批这样的人,和没有这样的人是不一样的。我们不但需要古人,也需要帮助和尊敬今天的文化巨匠。有了这样的巨人,民族的气势是不一样的,它的信心是不一样的,它的尊严是不一样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有自己文化上的代表,应该有自己文化上对全世界的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文阳 《中国拍卖》2011,(9):58-61
2011年7月16日,西泠春季拍卖会上任伯年的《华祝三多图》以1.67亿元成交,这不仅刷新了任伯年作品的拍卖纪录,也使其成为继张大千、李可染、徐悲鸿、齐白石之后,跻身“亿元俱乐部”的第五位近现代书画名家  相似文献   
6.
逸云 《中国拍卖》2010,(5):32-35
4月18日,"新加坡秋斋藏画展"在保利艺术博物馆举行。在开幕式后,本刊记者和"秋斋"主人曾国和先生交流了他的收藏经历和体会。没有家传的背景,没有雄厚的资金,曾先生何以能成为中国近现代书画收藏领域的重要藏家呢? 他说:"是深厚的民族情结不断地推动我,要把优秀中国民族的佳作收藏传承下去。"正是凭着对中华文化的满腔热爱,凭着对中国书画的虔诚与执着,出生、成长在新加坡的曾国和先生用了近三十年的努力,才有了今日的收藏成就  相似文献   
7.
王音说,他知道他的绘画一直被当作一种失败的经验。因为我们对当代艺术的感受力是在一种激烈的社会情绪中被培育成的,而王音在当代艺术表现得最激进的时候,放弃了自己时代所尊崇的常规,重温被新潮所抛弃的中国早期现代画家的努力。在这个看似保守的坐标中他看到了一种精神高度,因此在他所处的这个时代,他的绘画是难以被描述的。他的作品在展览上出现时,多数时候会显得藏锋敛态,甚至有些落寞,尤其是在苏珊·桑塔格所描述的这个"崇敬艺术而弃绝艺术观念"的风尚中。因为同样的原因,他的经验也从未被真正忽视过。在他最近的一次个展上,主办者伊比利亚艺术中心提示观众注意,王音的绘画道路"在历史与文化,传统与现实面临重新评价的时刻"显示出的价值。而这条道路开始于20年前的挫败感。  相似文献   
8.
6月,国内春拍仍然如火如荼,2010年春拍,最明显的特色就是中国书画的身价飙升。大家从去年秋拍中国书画的成绩就知道从去年秋拍开始书画单件破亿,4月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国书画表现堪称最为抢眼,总计拍出4.18亿港币,超过此前历年香港苏富比全年中国书画的拍卖成交额。  相似文献   
9.
提起徐悲鸿,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他笔下的奔马。徐悲鸿对于马的形象从写生到绘于纸上的功夫非常深厚,他对马的骨骼、肌肉,以及神态等都有过长时间细致的观察和研究,以至在具体创作时,根本无须考虑其结构而成竹在胸,下笔时笔墨酣畅,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气势磅礴。画马,已成为徐悲鸿的精神寄托和自我写照,其笔下的马,超越了动物的一般自然属性,不仅形神兼备,而且使其人格化,并提升到坚强不屈、奋发图强的精神层面。  相似文献   
10.
《致富之友》2010,(7):67-67
常玉(1901-1966)生于四川,1919年赴日本研习,1920年留学巴黎,1921年与徐悲鸿、张道藩等留法学生组织"天狗会"。常玉是中国早期旅法画家流亡在域外的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是中国式的莫迪里阿尼,同时他又是一个为自己艺术信仰而自由创作、成就斐然的绘画大家。常玉对好友达昂自述他的艺术探索是一种"化简、又化简"的漫长沉淀,最后把最精纯洗练的元素留在画面上,以最简约来表现最丰富的精神涵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