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5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致富顾问》2011,(8):26-26
钙是苹果必需的营养元素,是构成细胞壁的重要成分。缺钙时,细胞不能正常分裂,严重时,生长点坏死,极易发生生理性病害。钙不仅能抑制真菌侵袭,降低病售的感染率,同时,还能降低土壤中某些离子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研究发现,在超市零售的有机猪肉中存在超级细菌MRSA,而且有机猪肉的感染率也不比普通猪肉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和1~3年级小学生蛲虫感染情况。方法:每年在全区确定3个镇,每镇各选1所中心小学及中心幼儿园作为蛲虫病调查点,以透明胶纸肛拭法采样,检查蛲虫卵。结果:2003~2011年通州区共调查学龄前儿童和1~3年级小学生6802人,蛲虫总感染率为2.6%。不同年份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5);各年度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5);各年度1~3年级小学生蛲虫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5)。结论:表明通州区学龄前儿童和低年级小学生的蛲虫感染已稳定地控制在较低水平。多年...  相似文献   
4.
5.
中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关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研究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社会系统研究,同时也是一项需要多学科间进行合作的应用性研究。艾滋病预防控制主要可分为基础性研究;综合性研究;检测和监测;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治疗、咨询和社会支持这五个方面。本文在分析以上五个方面之间以及每个方面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泰国经验和教训。对中国艾滋病预防控制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笔者对同德县的绵山羊寄生虫进行了调查,发现羊寄生虫32种.其中吸虫3种,绦虫3种,绦虫蚴3种,线虫14种,蜘蛛2种,昆虫5种,原虫2种。优势虫种为奥斯特他线虫、马氏马歇尔线虫、蒙古马歇尔线虫、羊仰口线虫.感染率分别为90%、90%、90%、68%。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包虫病流行现状及有关影响因素,确定昌吉州囊型包虫病的流行态势及主要流行特征。方法采取定点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居民进行B超检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居民囊型包虫病的感染率和患病率;用粪抗原检测法调查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结果 B超检查869例,查出包虫病患者11例,患病率为1.27%。结论包虫病是人类绦虫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尤其是要加强对农牧区儿童的宣传和教育,普及基本知识及预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日前幸福、团洲2乡镇41个流行村通过传播控制标准,湖南华容县的19个血吸虫病疫区乡镇,己有9个达到国家传播阻断标准、8个达到国家传播控制标准。华容县血吸虫病的人、畜感染率均下降至1%以内,垸内钉螺面积每年以20%速度递减,江、湖外洲及县域均沿线查不到感染性钉螺。华容因此实现了急性血吸虫发病率连续四年“零报告”。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通过医疗资源配给取得新冠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的背景下,本文基于健康生产函数视角,研究了医疗资源储备水平对新冠疫情防控效果的影响及其最优规模.结果显示:第一,提高医疗资源储备水平能降低新冠感染率、缩短疫情防控时间,但对病死率没有影响.在保持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执业医师人数和床位数每增加1%,每十万人的感染人数分别下降0.47人次和0.43人次,疫情防控时间分别缩短4.5天和3.7天.第二,医疗资源数量与新冠感染率呈"U"型关系,与疫情防控时间呈倒"U"型关系,且当前医疗资源水平略低于其最优规模,这与全国统一的防疫制度安排有关.第三,医疗资源数量对新冠感染率的影响具有较强异质性,对疫情防控时间影响的异质性较弱.本文还发现,执业医师人数是比床位数更重要的防疫资源.以上结论为我国今后在面对大规模流行疾病时,医疗资源储备和配给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数据     
60截至目前,我国的金融国家标准由41项增加至60项。80%研究显示,街头和在线盗版软件产品恶意软件感染率为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