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87篇
工业经济   73篇
计划管理   168篇
经济学   112篇
综合类   36篇
运输经济   28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78篇
农业经济   217篇
经济概况   160篇
信息产业经济   7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发展现状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同时又是一个弱质产业。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抗灾能力弱,客观上需要通过一  相似文献   
3.
<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古往今来,领导班子建设对事业成功至关重要。《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预测三分天下,外结孙权,内修政理,联吴抗曹,终成蜀国基业。这里刘备、孔明、关羽、张飞等构成蜀国司令  相似文献   
4.
张少忠 《中国邮政》2008,(10):25-25
今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时宣传和普及防震抗灾法律法规及科普知识,确保社会稳定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是当时防震抗灾工作的当务之急。陕西省西乡县邮政局营销人员及时与县防震抗灾指挥部、县普法办、司法局、科技局联系,建议在全县组织开展一次“防震抗灾”法律法规及科普知识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5.
几十年来罕见的冰雪天气席卷南方大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灾区各地粮食系统面对雪灾不退缩,积极抗灾不动摇,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大无畏精神,在灾难和危险关头,谱写了一篇抗击冰雪的战斗之歌。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洪水灾害、海洋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等等。据统计:我国50~60年代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为300—400亿元;90年代已达1000亿元以上,其年均损失已由相当国家财政收入的1/6增至1/4—1/3。40年来,我国灾害年均死亡人数约1.6万人,相当全球灾害死亡人数的1/8。以上数据说明,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种类多、频次高、强度大、影响面广,损失严重的旧家,而且正在进入一个灾害日趋严重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主要灾害有台风、暴雨、暴风雪、洪水及泥石流、地震、海啸、火山灾害、近代,日本防灾方面最早的法律是颁布于1880年的《备荒储备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各地修筑了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毋庸置疑,这对提高我国的公路路面质量,增强公路的抗灾能力,改善公路行车条件,提高客货运输效益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重交通荷载、超载、水毁、其它自然环境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近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后不久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程度的病害,导致路面的使用性能迅速下降,严重地影响了车辆快速、安全行驶,而且给养护和维修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何炜  李建 《企业家天地》2007,(6):172-174
随着人类破坏环境活动的加剧和全球气候的恶化。自然灾害对人类构成的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防灾减灾已成为国际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介绍国际社会防灾减灾合作实践的基础上,指出国际社会进行防灾减灾合作的途径和方式,并指出我国作为一个灾害频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防灾减灾合作。  相似文献   
10.
干旱,是威胁宁南山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自然灾害。今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将日趋严重,这必将导致干旱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与干旱程度的普遍加重。但是,干旱也有其规律性,迫切需要我们在总结抗旱减灾经验的基础上,找准突破点,不断改革抗旱救灾的基本内容,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把干旱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