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8篇
综合类   2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涛 《金融博览》2016,(4):66-67
春节前与一位品牌企业的微信运营者聊工作,对方的运营团队有四个人,企业也比较重视,也愿意给一定的投入支持。但在聊天中,我并没有感受到他在这份工作里的成就和愉悦感,言语之间感觉到他们的工作在市场部像个鸡肋,做似乎没有成绩,不做又可惜,相比广告部、数据营销部甚至会有低人一等感觉,毕竟这两个部门创造了销售,而自己呢,价值何在?  相似文献   
2.
齐景公射箭     
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责他的过失。有一天,齐景公和文武百官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靶心,文武百官都高声喝彩":好呀!妙呀!""真是箭法如神,举世无双!"事后,齐景公把这件事情对他的臣子弦章说了一番。弦章对景公说":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话说‘:上行而后下效’,国王喜欢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欢吃什么;国王喜欢穿什么,群臣也就喜欢穿什么;国王喜欢  相似文献   
3.
赵州桥随想     
<正>一在湘西旅行时,途经一座坍塌的桥。据介绍,这是一座刚建成尚未正式通车的桥,在某一时刻突然垮塌了,六十多名建筑工人和当地农民成了它的殉葬品。远远望去,兀立的桥墩像一支  相似文献   
4.
正急刹车后的保定楼市虽已比最疯狂时期大幅降速,但仍然不乏活力4月24日的河北保定,虽然有阳光,街道上也整洁干净,但仍感觉空气不够清澈透明,有些灰蒙蒙的。"北京能把副中心搬到保定来?我看这事不大靠谱。"听说记者从北京赶来看房,出租车司机张师傅连连摇头。他的理由是,保定连河北省的副中心都算不上,怎么能一下子做到首都的副中心?对于保定的楼市和房价,他也同  相似文献   
5.
"真诚"养老院2010年我一个人来到了日本东京。在东京,我发现,大街小巷里老人显得异常多。有一次在地铁上,我搀扶一个90多岁的老人上车。这个老人感谢我的同时,牢骚起了他们的生存现状:"日本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这听起来挺好,但我们这些长寿老人也是国家和年轻人的负担啊!现在社会的生存压力大,年轻人能养活自己都不容易,他们争分夺秒地打拼事业,哪有时间照顾老人!”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类军事史上最著名的战略大转移,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之路,一直引发国内外众多钦慕者的"重走"冲动。但是,这群重走者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他们的镜头和关注点,是去寻找遗留在民间、传播在老百姓中间的红军长征往事。往事并不如烟,至今栩栩如生般鲜活地流传在长征沿途的山水间,如同瀚海里的珍珠。这群人拾起来时,感受到了生动、有趣。也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磨砺、饥饿、伤痛、死亡……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会财会》2014,(8):57-57
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概括为八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原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这看似简单的八条,做到却不容易。它时时刻刻陪伴着你,走过你的会计人生。其中爱岗敬业又是其中的首要条件、必备条件,是你成为会计的第一大假设。  相似文献   
8.
《秘书工作》的"案例"版块我每期必看。案例里的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其中,2014年第6期的《稳妥办事》一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文章讲了这样一件事:值班的王秘书半夜接到电话通知,获悉凌晨将发生地震,急忙向有关领导汇报,并按指示通知下属机构。各单位立即紧急动员,启动防震预案。然而天亮后,一切如常,并无异样。事后查明,王秘书接的是恶作剧电话。他因此受到批评和处分。对王秘书的失误应怎么看?案例故事之后,"三方视角"各抒己见。"读者  相似文献   
9.
微发布     
正公安部交通安全微发布【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在和平年代交警的伤亡率会这么高?我无奈的摇摇头,对你们来说,这是一个和平的年代;而对我们交警来说,这从来都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很多时候,我们面对普通群众,和他们的交通陋习作斗争。如果交警在这场文明交通战役中无法取胜,那将是一种悲哀。人民日报近日,宁夏银川交警吴涛在高速公路处理追尾事故时,肇事司机担心自己公职身份受到事故影响,便想让妻子顶包,并现场拿  相似文献   
10.
老外买柿子     
《中国招标》2014,(31):40
美国的一个摄制组,想拍一部中国农民生活的纪录片。于是他们来到中国某地农村,找到一位柿农,说要买他1000个柿子,请他把这些柿子从树上摘下来,并演示一下贮存的过程,谈好的价钱是1000个柿子给160元人民币,折合20美元。这位柿农很高兴地同意了。于是他找来一个帮手,一人爬到柿子树上,用绑有弯钩的长杆,看准长得好的柿子用劲一拧,柿子就掉了下来。下面的一个人就从草丛里把柿子找了出来,捡到一个竹筐里。柿子不断地掉下来,滚得到处都是。下面的人则手脚飞快地把它们不断地捡到竹筐里,同时还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