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49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财政金融   6234篇
工业经济   5526篇
计划管理   14794篇
经济学   8182篇
综合类   3329篇
运输经济   440篇
旅游经济   334篇
贸易经济   10887篇
农业经济   4627篇
经济概况   1381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33篇
邮电经济   373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341篇
  2021年   444篇
  2020年   481篇
  2019年   597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612篇
  2016年   813篇
  2015年   1488篇
  2014年   3488篇
  2013年   3404篇
  2012年   4411篇
  2011年   5065篇
  2010年   4851篇
  2009年   4478篇
  2008年   4799篇
  2007年   3886篇
  2006年   3616篇
  2005年   3626篇
  2004年   3088篇
  2003年   3168篇
  2002年   3056篇
  2001年   3646篇
  2000年   4781篇
  1999年   675篇
  1998年   606篇
  1997年   469篇
  1996年   327篇
  1995年   317篇
  1994年   243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251篇
  1991年   267篇
  1990年   198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都逐渐加快,而这两个进程在不断地融合推进,二者可以说是共生共灭。但这种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在全国各地出现的形式不同,产生的背景也不同,所以最终我是也不尽相同。这种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唇齿相依类型,第二种是若即若离类型。第三种是天涯海角类型。但这些类型都很难真正的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不管是唇齿相依模式,还是若即若离模式,或者天涯海角模式,这些模式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都不能完全的实现科学的依据和正确的发展途径。在我国的新城开发区,老城开发区和农村小城镇等不一样的地域都有着不一样的产城结合形成背景和发展的模式。文章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域模式和产城融合发展不同的三种模式分析新城开发区,老城开发区和农村小城镇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最终得出结,论新城开发区应该走效率和质量同等的空间型产城融合发展途径,而老城开发区应该致力于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途径,农村小城镇途径应该是与产业群相结合,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产城融合发展途径。走城乡一体化的路径不仅可以解决农村最根本的三农问题,而且也可以使城市与农村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产城融合道路,最终让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隔阂被打破,使地域的资源,更能够得到共享。  相似文献   
2.
3.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形势下,社会主义建设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在持续变化,这表示各级政府部门有必要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以此来为社会建设提供优质资源。 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公共管理基本思想和内容,其次分析了我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了基于新公共管理的我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路径,以期为我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9,(25):272-274
产业园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目前我国产业园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升级。随着市场体系的日趋成熟、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以及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实现价值最大化是我国产业园区升级的客观要求。用园区企业价值总额和园区运营主体价值来衡量和考核产业园区发展水平,突破以GDP为核心的传统指标体系,对于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6.
7.
8.
9.
煤层气开发技术的优化应用可以为煤矿资源开发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利支持。文章首先对中国煤层气开发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煤层气开发的具体需要,制定了相关的优化策略,对提升煤矿资源的综合性开发应用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从多年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量来看,重庆属于中度缺水地区。随着近年来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的落实,重庆正通过遏制不合理需求、从总量上减少水资源消耗、控制水资源开发强度、提升用水效率和效益、减少废污水排放等方面,从源头上解决水问题,保障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