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蚕桑业竞争力逐步下降,近年来蚕桑生产的国家投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大幅度减少,致使桑园比农田设施差,栽桑养蚕依然靠手工劳动,其强度很大,桑蚕病虫害日趋严重,蚕种场亏损严重无力改造等;  相似文献   
2.
赵丰 《中国农史》1991,(4):49-56
唐代蚕桑技术史向来鲜为学者重视,原因是史料太少,本文通过对唐诗的索查、钧沉,辑录了大量唐代蚕桑技术史料,勾画了唐代蚕桑生产技术的轮廓。  相似文献   
3.
绵阳市游仙区自建区以来,一直是四川省蚕茧生产及出口创汇重点基地区之一。农民有着栽桑养蚕的传统,茧丝绸加工企业共4家,全区桑园面积约7万亩,蚕种发种量每年超过16万张,鲜茧产量4000吨左右,年生产白厂丝1000余吨。为了促进我区蚕茧生产的健康发展,理顺蚕茧收购管理体制,我们对区内蚕农、茧站以及茧丝绸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生产成本进行了调研,供领导和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云南栽桑养蚕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上的赵州丝、永昌绸、滇缎曾驰名中外。近年来,云南蚕桑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推进,多元化开发进一步深化,蚕农收入持续增加,全省蚕桑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借力"东桑西移"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全省129个县(市、区)有120  相似文献   
5.
发达地区蚕业现代化发展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作为养蚕业等多种传统优势农业的重点地区,如何发挥这些行业的自身优势,促进传统优势农业更好地融入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建设热潮,有许多值得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是我国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之一,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茧品质优良。近年来,祥云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的机遇,建基地、重投入、舞龙头、创品牌,蚕桑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打造优质蚕桑基地按照省、州农业产业化总体布局和高产优质桑园标准要求,祥云县围绕建设"万亩乡、千亩村、百亩组、万元户"的工作目标,在禾米甸坝、城  相似文献   
7.
一、导言对我国蚕丝业史进行社会和经济的广泛分析,是一项尚待深入的工作,也是提高蚕丝史研究水平必做的工作。本文作为一种尝试,对中国和日本蚕丝业的近代发展状况进行了一些经济技术比较,分析也只是初步的。本文分析的时限,上限是十九世纪中叶,因为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1842)  相似文献   
8.
蚕桑生产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广大农村的一项传统副业项目,也是我国农副产品中创汇额较高的产品之一。随着党在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调动了广大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不少地方出现了蚕桑生产基地的雏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蚕桑产业是云南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云南把握"东桑西移"的历史机遇,努力加快蚕桑产业发展。2010年,全省桑园面积达到132万亩,蚕茧产量达到4万吨,蚕桑农业产值近20亿元,茧丝绸工业产值5亿多元。蚕桑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相关报道见本期"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0.
四川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历史几乎与整个中华文明史同庚,四川丝绸曾为丝绸之路的数千年繁荣增光添彩。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更是将成都誉为"一座织布机上的城市"。然而在新的时代,四川丝绸却遭遇着史上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困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表明国家正规划振兴丝路经济。然而丝路经济的振兴,若缺失了丝绸本身的参与便失去了文化内涵。因此,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这既给历史悠久的四川丝绸文化复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赋予了四川丝绸再创辉煌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