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8篇
运输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州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腹地,素有"中吴要辅"之称。它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水陆空交通条件,它北临长江,南濒太湖,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穿境而过。  相似文献   
2.
杜红霞 《经济论坛》2006,(15):74-7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加快了公路交通投资体制的改革,特别是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国家明确鼓励支持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采取股份制等方式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这为高速公路行业推行股份制创造了政策环境。90年代初,一些省市开始探索利用股份制筹集资金的路子。1993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完成投资超过1300亿元。其中,世博会场馆及配套建设项目全面推进;京沪高速铁路、沪杭高速公路拓宽、浦钢搬迁罗泾工程第二步实施项目、4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设等27个项目开工建设;沪宁高速公路拓宽、洋山深水港区三期工程、标准化菜场改造等13个项目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为上海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是国家"十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由国内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特大型跨江桥梁,它连接镇江、扬州两座历史名城,是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公路主骨架和第一轮跨长江公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沪宁高速公路连接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6个大中城市,全长274公里,其中江苏段258.46公里(含镇江支线10.25公里),初期4车道高速公路于1992年开工建设,1996年9月15日建成运营,江苏段总投资62.03亿元。建成后的沪宁高速公路凭借其地处长江  相似文献   
6.
正"从栖霞去龙袍吃汤包,只要15分钟,对于老南京人来说,以前这事不敢想。不过随着南京长江四桥的开通,这事不再难。"这是江苏媒体从生活细节上对大桥影响的分析。一个小小的汤包与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双塔三跨悬索桥"看似不搭,但对于公众而言,从细微处影响生活,桥梁的作用或许该用"息息相关"来形容。当然,小小的汤包只是个缩影,它折射的是南京长江四桥通车后的巨大效应。以前,"过江瓶颈"一直是长期困扰南京市民的问题,往小了说是走亲访友不  相似文献   
7.
ETC在沪宁高速公路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停车收费系统(又称电子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 ollection System),简称ETC系统,是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项目动态     
《中国招标》2013,(19):40
江苏:337省道南京段拟投47亿近日,江苏省337省道南京段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批复。该项目路线起自龙潭与338省道交叉处,沿现有公路扩建,经镇江句容宝华镇,与312国道和沪宁高速公路交叉,经汤山新城、湖熟新城,与宁杭高速公路、宁杭城际铁路交叉,跨句容河、秦淮河,与机场高速公路交叉,经禄口新城和滨江新城,止于铜井与拟建的338省道交叉处,路线全长88公里,南京段长约82.4公里,其中江宁段起自句容宝华镇与江宁区交界处,长约80公里,南京段建设总投资估算47亿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和车辆通行量急剧增大,给高速公路物流的发展带来很大契机,高速公路发展物流具有很大的潜力。一、高速公路与物流产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交通基础设施有着极大的依附性,也可以说交通是物流企业的运作命脉。  相似文献   
10.
<正>泰州大桥上游距润扬长江大桥约66km,下游距江阴长江大桥约57km,北接泰州市,南联镇江市和常州市。路线起于大桥北接线与宁通高速公路交叉的宣堡枢纽,终点止于大桥南接线与沪宁高速公路交叉的汤庄枢纽,全长约61.983公里。泰州大桥的建设是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沿江开发,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举措,对加快苏中地区与苏南的融合,促进两岸联动开发以及苏中地区的快速崛起,推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主体建设技术标准如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