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44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60篇
农业经济   37篇
经济概况   2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红伟 《英才》2005,(6):22-22
近日,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耐克集团将大幅增加在越南的下单量,原因是越南的工资水平要低于我国的工资水平。这将对我国的耐克代工企业产生重要影响。据称, 有些企业已经开始裁员或减少生产量。这条简单的消息,带给了我数周的思考,“可怕的事情终于出现了!”  相似文献   
2.
随着贸易和投资的扩展,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正在日益增长。中国正以“和平崛起”的方式,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她的新力量,东盟国家现正受惠来自中国的庞大贸易和经济援助,生产量有明显增长。自1994年至2004年的10年间,东南亚国家外销的工业产品增加了25.2%。去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额达至1,058亿美元。如情况继续的话,中国势将取代美国而成为东盟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3.
经济生产量模型对库存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需求变化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了经济批量模型,进一步研究了单项物品和多项物品的最小经济生产批量以及年最小总成本,改进了经济生产量模型。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茶叶生产恢复和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已具相当规模。茶叶种植面积之大,生产量和出口量之多,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在世界50多个产茶国中分别居第一、二、三位。我国茶叶实现了复兴目标,开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国际茶叶贸易中享有较高的声誉。作为我国出口茶叶主要口岸之一的广东,  相似文献   
5.
6.
《经贸实践》2007,(4):12-13
绍兴经济以工业为主导、纺织业为特色,纺织业产量占全市工业经济的一半。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大规模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绍兴已经确立了全国纺织大市的地位,纺织品产量、销售、利税占全部工业50%以上,出口占60%以上,化纤布生产量、领带生产量、袜子生产量、纺织品成交量均居全国第一,形成了从化纤原料到织物织造、印染后整理、服装服饰乃至纺织机械完整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7.
安然 《中国包装工业》2011,(4):40+42-40,42
饮料行业发展饮料是中国食品工业中最具潜力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由于发展阶段及行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饮料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东南沿海几个省、市的高集中度生产与中西部大部分区域生产量的高速增长同时并存。饮品更新换代的间隔时段越来越短。中国加入WTO以后,世界饮料产销的重心逐渐转向亚洲,  相似文献   
8.
《化工科技市场》2010,(10):42-43
中国市场对吡啶及其系列产品的需求一直十分旺盛,近年来随着工业领域的发展,对吡啶系列产品的需求更是有增无减。由于国内的生产量满足不了增长的需求,预计今后的市场需求仍将旺盛。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石油能源的现状形势严峻.一方面我国的石油不论是当前的生产量还是石油的总体储存量都是严重短缺的,2005年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占石油消费量的一半,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存储量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还远远不能满足;另一方面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低下,大部分企业依然是粗放型的成长模式,设备陈旧,节能意识差;同时石油资源的回采率低,浪费严重.这种自相矛盾现象后的原因是我国石油能源的定价机制不完善、不健全.  相似文献   
10.
张廷熙  仇蕾 《水利经济》2015,33(3):37-40
针对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市场中排污权的转让问题,分别构建了高污染处理成本厂商和低污染处理成本厂商在行业间排污权转让的最优决策模型,以及同行业内的双寡头厂商之间的排污权转让的博弈模型,从而求得排污权的最优定价,以及两种转让方式下厂商的最优生产量以及最佳排污权交易量,为排污权交易市场下厂商的最优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