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34篇
经济学   40篇
综合类   8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2篇
农业经济   27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南非班德一揽子决议"的通过与实施,企业作为碳减排的主体和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核心力量,正在积极参与到碳减排活动中来。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的碳绩效评价问题被学者所关注,碳绩效评价是碳绩效管理的基础,能够为企业更好的进行碳减排活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张旭杰  付伟  张曼飞  凡哲 《山西农经》2021,(3):89-90,139
借助参考文献,定量分析了云南2008—2017年能源碳足迹和植被承载力,可知云南植被碳承载力大于能源消耗碳足迹,2008年碳盈余6704.04万t,2017年碳盈余9890.30万t,但中间几年碳盈余较少。由此得出结论:云南在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应继续保持绿色植被资源优势,不断提高植被碳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3.
面对气候变化,企业追踪"碳足迹"掌握碳排放现状,重新定位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企业要与业务发展相结合,设定阶段性目标与总目标,积极行动来减少碳排放,以此改变企业的发展竞争态势,建立战略优势。  相似文献   
4.
出于规避碳足迹标签贸易壁垒性的考虑,中国没有选择碳足迹标签和其他种类碳标签并行发展的国际普遍形式,而是推出了低碳认证标识。但是,碳足迹标签具有其他碳标签无可比拟的低碳引领作用,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绕不开这一碳减排工具的采用。在积极发展碳足迹标签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其壁垒性,应是中国低碳发展的正确抉择。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2017年31个省份42个部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法对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区域和部门间生产端和消费端碳足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2017年全国碳足迹总量为299×10^(7)吨,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碳足迹占全国的30%;11省市对其各自省市内部的依赖程度最高,大部分的消费都源自本地区内部,各地区生产、消费引起的碳排放占各自消费碳排放总量的85%~95%;上海、江苏、江西和重庆属于碳排放调出地区,其余7省属于碳排放调入省份;装备制造业、能源动力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是长江经济带区域碳足迹贡献占比最高的4个产业部门。最后对控制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碳足迹总量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达到碳中和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终端消费的旅游碳足迹测算——以江西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旅游是生态旅游的定量化研究方式之一,其核心是旅游碳足迹的测算.根据已有碳排放模型,文章建立了两大旅游碳足迹模型:综合模型(1)可测算区域时间和空间跨度的旅游碳足迹,而行业模型(4)则能进一步分析各旅游部门的碳足迹.并以江西为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江西省旅游碳足迹总量为379.172万吨~395.83万吨,其中国内旅游碳足迹占95%以上;平均旅游碳足迹54.09千克/人次~56.46千克/人次;旅游六大部门的碳排放比例依次为旅游交通碳足迹占总量的37.84%,购物占15%,住宿占10.28%,餐饮占8.78%,游览占4.73%,娱乐占4.06%;影响旅游碳足迹总体变化的关键因子主要有碳排放系数K<,n>、能源强度系数E<,n>等因素,且其定值决定了研究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7.
日本发展低碳产品出口贸易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经济危机时代,低碳产品贸易将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作为较早地实践低碳经济的国家,日本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低碳产品出口贸易,如政府积极地提供财政、信息和外交支持;企业自动地调整出口结构、减少流通环节的碳排放、促进低碳系统的出口以及开展碳足迹认证等;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协力合作机制。中国也应抓住这一机遇,努力促进出口产品向低碳方向转型。但是目前中国发展低碳产品出口贸易仍面临许多障碍,如低碳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国际低碳产品贸易自由化困难重重等。在克服这些障碍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低碳产品出口贸易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开发区低碳发展战略集中于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层面,以定性的描述居多。碳足迹作为评估碳排量最有效的工具,文章提出了基于碳足迹的低碳分析模式,同时基于碳足迹计算提出了包含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开发区低碳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通过计算2000—2019年中国3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碳排放和碳汇数据,构建城市碳足迹压力指数,从七大地区和城市规模的视角分析其差异、极化和空间集聚特征。研究发现:城市总体碳足迹压力呈增长态势,高值集中在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低值集中在西南地区,城市碳足迹压力与城市规模成正比。城市碳足迹压力总体差异水平较大,子群间净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主要集中在华南—西南地区。从城市规模来看,碳足迹压力差异主要集中在城市规模差异较大的组合。城市碳足迹压力极化水平下降明显,主要由认同度下降导致。城市碳足迹压力空间集聚类型主要表现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前者集中在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后者集中在西南地区。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以高—高集聚为主,低—低集聚城市数量与城市规模成反比。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本文选取了2000~2017年潍坊市种植业数据核算了其碳足迹,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动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复种水平、农产品出口依存度与种植业规模对碳足迹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复种水平抑制作用最强,而种植业规模抑制效果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财政支持制度、因地制宜提升复种水平、全力助推外向型农业发展以及推进种植业生产目标由增产向提质转变的低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