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28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初期,我国选择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必然在制度安排上进行倾斜,既要求农业提供工业化所需的资本积累,又要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2.
在我很小的时候,对供销合作社就很向往.当时,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生活必需品进行统购统销,人们要想购买生活必需品不仅需要凭票购买,而且只能通过供销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牛”单位.当时就盼着能认识供销合作社的职员,这样就可以早些知道一些走俏的东西什么时候到货,就不用去排长队了.供销合作社职员、百货公司的售货员在当时都是很吃香的职业.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日趋完善,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其职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经典合作社统购统销,合作社发展面临的是日益复杂的运营决策和多变的市场环境,聘用职业经理人将是合作社做大做强的需要。聘用职业经理人是合作社治理机制接近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经典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户自发组成的农村经济组织,主要存在于农业生产领域,其强调农户的自愿联合和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国农业集体化经济绩效的解释,既有文献的主要结论是集体农业内部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导致对有效劳动投入的激励不足。讨论试图说明,在分析农业社绩效时,农业社之外的宏观政策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国家通过统购统销制度将农业社的大部分剩余都拿走之后,已很难在农业社内部对劳动投入形成有效的激励。以粮食生产为例,通过计量模型对粮食统购统销与农业社绩效关系做了实证研究,验证了上述论点。  相似文献   
5.
<正>农户是农业经济的市场主体,其经营能力的提高是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性目标。1978年以来,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这一问题还不突出,农户用不着考虑销售问题,但统购统销制度的取消把农户直接推向市场,农户开始面临农产品销售的难题。试想,当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被推入大海之后会怎样窘迫。农户何时不靠上门收购?农民抓生产在行,专注于扩面积、提单产,至于鲜  相似文献   
6.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从国内贸易自由(1949-1953年)到粮食统购统销(1953-1984年),是第一个否定;从粮食统购统销到双轨并行(1985-1992年),再到市场化改革过程(1993-2003年),我国粮食流通即将完成第二个否定。中国粮食流通螺旋型上升的路程,符合否定之否定法则。吴硕同志全面介绍了从国内粮食贸易自由到粮食统购统销这一发展过程并作出自己的评价。本刊分三期刊登。本期请看:  相似文献   
7.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从国内贸易自由(1949-1953年)到粮食统购统销(1953-1984年),是第一个否定;从粮食统购统销到双轨并行(1985-1992年),再到市场化改革过程(1993-2003年),我国粮食流通即将完成第二个否定。中国粮食流通螺旋型上升的路程,符合否定之否定法则,吴硕同志全面介绍了从国内粮食贸易自由到粮食统购统销这一发展过程并作出自己的评价。本刊分三期刊登。  相似文献   
8.
建国初期,我国国民经济百业待兴,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木材和林产品,林业投资主要投向木材采伐和加工业,旨在满足国民经济恢复和人民基本生活对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需求。这个阶段的林业投资结构,主要是以木材生产和加工为投资主体,在统购统销,计划高度集中的体制下,以“边生产,边建设”的投资方式,形成了林业投资先天不足,对林业欠账过多的局面。这样的投资模式是在我国经济十分困难的形势下形成的,反映了我国当时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处于较低层次。  相似文献   
9.
利用期货市场加速四川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楠 《西南金融》2009,(4):55-57
一、中国期货市场现状 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是改革开放后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随着国家取消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放开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市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以及现货价格的不公开和失真,粮食企业缺乏保值机制等问题直接促成了中国期货市场的诞生。目前中国共有四家期货交易所,  相似文献   
10.
农发行新疆区昌吉州分行4331万元不良贷款形成于1998年以前棉花统购统销政策,地方政府为保护当地经济发展,要求棉花购销企业将棉花赊销给新疆天山纺织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国家为加快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经七部门清理认定,将此笔贷款转入1998年以前棉花经营性亏损挂账贷款核算。2004年将此笔贷款归为次级类形态,纳入不良贷款考核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