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22篇
经济概况   9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作物因大量使用氮、磷等无机化肥,在增产的同时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甚至造成继续施用无机化肥已不能够增产,农作物产品品质低下的局面。而我国的钾肥资源十分贫乏。大量钾肥需从国外进口,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难以满足发展绿色环保农业的需要。陕西巨川富万钾股份有限公司使用拥有独占权的国家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工厂化独特工艺生产的富万钾牌有机钾肥,堪称世界肥料领域的一次革命,填补了肥料领域一宜没有有机钾肥的世界空白,经过该公司在全国大面积的田间试验和示范型推广。证明富万钾有机钾肥适用于…  相似文献   
2.
略有一点农业常识的人都知道,地力是作物生产的基础。无肥无产,少肥歉收。在一定条件下,农作物的产量与施肥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有资料表明,近些年来,我国大部分农田的肥料施用量(主要是化肥)出现明显增加趋势,而产量呢?要么增加趋势不甚明显,要么增肥平产,个...  相似文献   
3.
《江苏农村经济》2010,(12):47-47
一是因地因苗制宜,科学进行肥水管理。对生长正常、肥力水平较高的麦田,应在拔节期结合浇水重施拔节肥;对于中等肥力麦田,可在起身期结合浇水追施速效化肥;对干生长较差的三类麦苗,应在早春化除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郭青 《开发研究》1986,(5):24-26
<正>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忽视了国土整治的重要性,西北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出现了许多失误,留下许多后遗症及其亟待解决的大量问题与矛盾。如全区水土流失面积达29.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40%。尤以陕、甘、宁三省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更为严重,面积达24平方公里。大面积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土地肥力下降,而且泥沙排入河道已成为黄河下游洪涝灾害的主要威胁.由于大量的滥垦滥伐,森林覆盖率仅为2.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草原沙化、退化,大城市的空气污染,城镇体系结构的不  相似文献   
5.
农地资产流失与农地可持续利用的制度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农业资产流失问题的再认识农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土地总体质量欠佳,有效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人地矛盾异常突出的国家而言,耕地就是我们的生命线,合理利用和保护每一寸耕地应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然而,大量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6.
李苹 《农家之友》2005,(7):22-22
蔬菜“净园”技术,即在蔬菜栽培过程中,采用农业措施减轻或减少病虫为害,改善土壤肥力条件,达到少用药,低农残,无公害栽培目的的一项关键技术,是针对老菜区,老菜园病虫害逐年加重,土壤肥力逐年衰退等生产问题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7.
白雪梅  王博 《东北之窗》2013,(23):38-39
"由于大量黑土层的流失,东北肥沃土壤的肥力在一天天下降,这将直接影响到东北地区未来的粮食收成。如果东北这个巨大粮仓的粮食生产出了问题,中国的粮食安全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在东北粮食今年又一次大丰收之际,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土壤学家张旭东博士提醒说。黑土地被认为是肥力最高、最适合农耕的土地。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3个黑土区之一,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然而,曾经"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的黑土地,正在面临水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选择什么茬口的地块种植谷子好?根据不同前茬作物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及谷子对土壤条件的要求.谷子最好的前茬作物依次为豆类、马铃薯和甘薯、麦类、玉米、高粱等。由于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土壤中氮素营养较多,杂草少.所以,豆类茬具有深翻基础和很好的耕层结构。马铃薯和甘薯茬的土壤耕层疏松。剩余肥力足;,杂草也少。麦茬的优势在于麦子收获早、体闲时间长、地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9.
土地肥力递减规律虽然是片面的,但也有其合理的一面,那就是发现了客观存在的土地肥力递减现象。在科学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土地肥力递减规律所描述的现象是可能变为事实的,我们不能因为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片面性而否认土地肥力递减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