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6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晓峰 《企业科协》2004,(6):30-31
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的第十七个世界无烟日,今年世界无烟日主题是“控制吸烟,减少贫困”。  相似文献   
2.
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表现在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的急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呼吸系统危害、生殖毒性以及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当空气中甲醛浓度达到0.1mg/m^3时,就可能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  相似文献   
3.
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红色染料,常用于地板蜡、鞋油、机油等产品的染色。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1995年确定,苏丹红属第三类致癌物质,它能够使老鼠和兔子患癌症,但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对人有致癌作用。由于苏丹红诱发动物肿瘤的剂量远远高于人体可能摄入量,因此,偶然摄入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品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长期大剂量摄入会增加人体致癌的危险性。因而,我国及许多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  相似文献   
4.
易善永 《光彩》2010,(5):66-67
恶性肿瘤被称为"21世纪的瘟疫",其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日常生活中就隐藏着许多致癌"元凶",它们对癌细胞的产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厨房油烟:最近,一项来自上海的长达5年的肺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青年女性长期在厨房做饭时接触的高温油烟,会使其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此外,油烟对肠道、大脑神经的危害也较为明显。通常,妇女在日常烹调时一般喜欢将菜油加热到高温,对菜肴进行  相似文献   
5.
如何看待农产品的防腐保鲜问题食用农产品大多为生鲜食品,放置过久,产生异味和过氧化物,有致癌作用。食物未进行保鲜处理保存在冰箱中,仍会腐败变质,只是速度放慢而已。因此,食品为防止微生物的侵袭,必须进行防腐处理。农产品的防腐保鲜是通过除菌、灭菌、防菌、抑菌不同的技术手段延长商品寿命、控制腐烂速度的过程。商品率越高,防腐保鲜技术运用越广,例如果菜采收以后,虽然离开了植株或土壤,但仍然是有生命的活体,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仍进行着旺盛的呼吸代谢,以维持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各种代谢需要的物质。果树贮藏保鲜就  相似文献   
6.
在腌菜的过程中。如果腌制的时间不足,其中一些细菌会分泌出“硝酸还原酶”,使酱腌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上升。食用后,亚硝酸盐在胃中合成亚硝胺类物质,具有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不知从何时起,洞洞鞋开始风靡市场,在大街小巷几乎随处可见穿着洞洞鞋的人们,男女老少各种类群对这种洞洞鞋都亲睐有加。无论是在人潮涌动的商场里还是信息交汇的网络电商平台上,总少不了洞洞鞋的身影。商家:气味重与鞋子好坏无关,味道晒几天就没了快来看啊,今年新款洞洞鞋,特价甩卖啦!商贩拿着摊上的洞洞鞋,招呼着来往的人们。这鞋怎么味道这么重?有消费者询问卖家,这是新鞋,塑料制的新鞋一般都这味儿,没事你放心穿吧,  相似文献   
8.
苏丹红。这个原本毫无知名度的化工着色剂,因为在食品中被发现而名声大噪,作为具有明显致癌作用的化工用品被违法用作食品添加剂,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苏丹红问题。国家质检总局的连续几道督办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清查食品加工使用苏丹红的执法行动序幕。福建质监更是闻风而动,雷厉风行,在全省展开了拉网式的检查,一场大规模清剿苏丹红的行动展开了。  相似文献   
9.
《福建质量管理》2005,(3):14-14
据《食品安全》网报道:在面包粉中添加“溴酸钾”,这种早已成行业通法的行为从今年7月1日起被禁。卫生部发布公告指出,经检测证实“溴酸钾”具有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二)合成抗菌药抗菌药除了上述抗生素外,还有许多人工合成的药物,在防治动物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合成抗菌药物可分为五类:①磺胺类;②喹诺酮类;③喹噁啉类;④硝基呋喃类;⑤硝基咪唑。这五类药物中,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磺胺类与喹诺酮类,喹噁啉类的卡巴氧、喹乙醇由于有潜在的致癌作用,欧、美许多国家已禁止食品动物使用。硝基呋喃类中很多药物由于也发现有致癌作用,世界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均已禁止作为促生长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