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6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4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雨 《糖烟酒周刊》2004,(46):B020-B021
日前,本刊在石家庄市场做烟草零售调查的过程中,一些零售户向我们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十一前夕,红金龙(九州腾龙)进行促销活动,负责红金龙省外销售的湖北中烟市场部通过石家庄市烟草公司向石家庄市区的零售户承诺每购进五条红金龙(九州腾龙)香烟将回馈他们一桶0.9L金龙鱼牌色拉油,每购进10条回馈一桶1.8L福临门牌色拉油。  相似文献   
2.
新技术     
长安 《大众商务》2010,(3):48-48
大家好!我是实用新技术的编辑长安,本栏目定期免费介绍一些易操作、投资小、风险低的热门技术,以帮助广大读者掌握一技之长,早日拥有自己的事业!感兴趣的读者和愿意公开技术的朋友可以跟我联系。电话:029-8237225882081099来信地址:710100陕西省西安市199号信箱大众商务编辑部长安(收)  相似文献   
3.
石海娥 《光彩》2013,(3):47
"安全用油、杜绝复炸",如果你在一个早餐摊看到这样的承诺,你会作何感想?质疑、不屑或者仅仅当作一种促销手段?贴出这张标语的河北保定小伙刘洪安可不这样想,摆早餐摊两年多以来,他用实际行动向消费者证明了自己绝不重复用油的决心和信心. 刘洪安的早餐摊炸油条时不仅采用从植物油公司批量购入的一级大豆色拉油,且每天都会更换新油,因为安全和健康,刘洪安的油条被消费者誉为"良心油条",他本人也成了消费者口中的"油条哥".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悠久的国家,不仅品种多,而且方式也多,煎、炒、炸、蒸、拌等,这决定了食用油是我们一日三餐的必备物,食用油的好坏不仅影响菜肴的色、香、味,而且也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从种类来说,油脂可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从精炼程度上,由低到高可分为毛油、二级油、一级油、色拉油等。不同精炼程度的植物油脂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同的影响。朋友,你家用什么油来烹饪?下面我们来听听油脂专家的意见,相信对您选择食用油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橄榄油 食用油市场的“新宠” 食用油市场可谓风起云涌,硝烟不断,色拉油与调和油.调和油与花生油,花生油与花生油,各品牌使出浑身解数.只为分得更大的市场蛋糕。在一场场竞争激烈的营销战中.一个特别的队伍正悄然进入中国食用油市场,并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越来越受到消费的关注和喜爱。它就是橄榄油。  相似文献   
6.
菜肴名称:香蜜鹅肝冻英文名称:Goose Liver Jelly With Honey主要食材:香蜜牌鹅肝、牛奶、红酒、鱼胶粉、精盐、味精、色拉油、鱼子酱。烹饪技法:将鹅肝放入粉碎机内加鲜奶搅拌成泥状;将鱼胶粉用开水化开加进鹅肝泥中并倒入红酒及精盐、味精拌匀;  相似文献   
7.
我国号称“大豆之乡”,大豆(黄豆)年产量约1300-1600万吨,占世界大豆产量的十分之一。用大豆深加工开发生产的功能性风味食品备受市场青昧。大豆风味食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8.
压榨油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全过程不涉及任何化学添加剂,保证产品安全、卫生、无污染、天然营养不受破坏。国内市场上大多数的花生油用的是压榨法,而多数大豆色拉油则选用漫出法。从安全与环保上来看,压榨油由于能够保持原料原有的营养和油的品质比较纯,与漫出油相比,压榨油具有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9.
小型米糠色拉油精炼设备的研制,是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一九九一年下达的重点科技研究项目,并被湖北省经济委员会列为省一百项重大新产品开发专项。由安陆粮食机械厂,武汉食品工业学院共同承担,经过三年时间的共同努力,于九四年五月十日通过了省科委主持的技术鉴定。该项目的研制成功,对开发利用我国米糠资源,  相似文献   
10.
花生油营养丰富、口感好,是消费者食用较多的生活用油。而山东一家年产量千万斤的油脂厂,竟然用棉籽油和大豆油加入花生油香精进行勾兑,并且贴上什么牌子就是什么牌子,油都是一样的油。随后精美的外包装和名人广告效应,创造出了价格不菲的压榨一级花生油。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通过15天时间、行程2000多公里的明察暗访,了解到这些假冒伪劣花生油借助邮政物流、大型超市等销售渠道,销往山东、河北、山西、江苏数省城乡,年销售额数千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