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忠 《宁波通讯》2014,(22):86-89
在"大歌"的发源地、贵州东南部侗族人聚居的小黄村里,村民们"宁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歌"。如今的小黄侗寨早已成为闻名天下的"侗歌之乡"、"音乐天堂"。  相似文献   
2.
正全球富人情迷湖居生活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秘密。倘若没有湖,世界上90%的富人区将会消失。纵观世界富人,无不情迷湖居生活。例如意大利最美的湖泊——科莫湖,从古罗马时代起,这里就是罗马皇帝、文人墨客、富商们喜爱的生活胜地,此后欧洲各国王室、贵族也相继加入了在湖畔兴建豪宅的队伍,更有众多巨星在这里一掷千金购下豪宅,长长的名单里包括比尔盖茨、范思哲等一干名人,如诗如画的湖畔风光、绿色健康的生态,成为了世界富人选择湖居生活的理由。  相似文献   
3.
《中国财政》2016,(4):44-45
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西秦岭末端三大隆起带交汇区的甘肃岷县,深陷大山围困,受特殊地理和气候影响,山洪、冰雹、泥石流、霜冻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十年十灾,是个国扶贫困县。2012年和2013年,这里曾接连遭受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和6.6级地震灾害,伤亡惨重,损失巨大。而今再看岷山洮水之间,在废墟之上,一个个崭新的村庄在山水间悠然而美丽;一座座民居在林荫中傲然而挺拔,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物景融入美丽乡村的  相似文献   
4.
正温盘村,地处安源区青山镇之北,四面环山,中间千亩田土形成大垅。22个村民组,2800多温盘人,就是在这田垅中,一下锄头向天,一下锄头向地,勤劳耕作维持生计,因此,村级经济薄弱,人均收入2000元左右,是典型的贫困山村。2011年,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春风吹进了温盘村,吹活了温盘人的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温盘村被列入省定扶贫开发重点村,2012年,省委开展第二轮"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定点帮  相似文献   
5.
大美青海     
<正>可能许多人不会知道青海湖是中国的第一大湖,除了面积和水量,青海湖还有许多迷人之处,比如它的透明度和湛蓝的水色。大美青海,我心仪久矣!青海的大山、大江、大河、大湖、大草原、大文化愈来愈为世人所认识,青海已经不再是那个遥远的地方了。悠远的河湟风、热情的锅庄舞、荡气的花儿曲、欢快的轮子秋、神秘的骆驼泉、奔放的那达慕、甘甜的青稞酒……所有这些都令我神往!青海湖是青海的响亮名片,那蓝蓝的  相似文献   
6.
正从最大的范围划分,中国只有两大区域经济,也就是城乡二元经济。如何寻求城乡二元经济的未来发展之路?首先需要回答的是,在最近的三十年里我们在城乡社会做了什么?可以肯定地说,在前三十年破坏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之后,又把美好的乡村毁坏了!西方人称中国为China,中国人则译"中华帝国"为Flower Kingdom,也就是"花的王国"。"中华"者,花中也!中国如诗如画、似锦似花,"华"即花,华山的"华"也是花,五峰分峙有如盛开的莲花,实为花山也。中国七分是山,处处花果遍地,可是今天的乡村和城市呢?  相似文献   
7.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这一天,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由此还多少让人联想到抗战的风云激荡,日本鬼子在这里发动了侵华战争,最终他们夹着尾巴逃走了,正义终会打败邪恶。近日,我参观了卢沟桥,有了新的更为深刻地认识。在卢沟桥站下车后,走大约四、五百米,来到了宛平古城。这古城城墙与城门均为灰砖砌就,显得非常古朴厚重。城门为高大的拱形,只是缺少那两扇门,据说这曾经拥有两扇门的古城是华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里里外外的城门大约有六七重,宛平县兴隆寺成为了小学校,驿站改为了邮局,县衙成为了平常百姓家。古城东西走向,非常笔直,两边国槐对立,一贯地保持着那种低调但又十足的  相似文献   
8.
梁文生 《走向世界》2013,(5X):114-117
<正>有人说,欧洲极不真实,因为她像一个童话;有人说,欧洲是一张张明信片,一步一景,让人恍若画中;还有人说,欧洲是上帝最眷顾的地方,因为那里积淀了太多的文明……有人说,欧洲极不真实,因为她像一个童话;有人说,欧洲是一张张明信  相似文献   
9.
石阡胜景     
《中国西部》2016,(5):28-29
石阡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名胜古迹众多,县内有多处国家级、省级、县级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让我们走进石阡,领略那些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触摸那些历史的印记。  相似文献   
10.
王高岩 《商业文化》2016,(22):78-83
苏州市郊太湖岸边,有一座距今两千多年的古镇木渎,它不但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且风光秀丽、人杰地灵,天然之美与人文胜迹水乳交融,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吴越文化气息。关于小镇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民间故事。据说,春秋时吴王夫差为博取美貌如花的佳人西施欢心,在小镇边的灵岩山上大兴土木为其修建宫殿,采自各地的珍贵木材从水路不断运来,由于数量庞大,竟堵塞了河流港渎,一时间"木塞于渎",小镇因此得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