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天下黄河富宁夏,河套小麦前套佳。”银川平原得益于黄河,土地肥沃,水质优良,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自古被称之为河套平原的前套,是蛊产小麦的理想区域。“长湖村”牌石磨面粉精选宁夏优质的河套小麦为原料,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和科技人员的潜心研究,采用中国千年传统石磨工艺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利用新近发明的石磨制粉机和石辊磨齿宽大有序、速度慢、磨温低的特点与现代取粉工艺技术,精心研磨而成。在有效提取小麦含粉的同时,保证了面粉中各种营养物质及分子结构,因此使面粉口感柔韧,麦香浓郁,使失去近40年的纯天然面粉又回到人们的餐桌上。  相似文献   
2.
银川平原主要城市(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10年统计年鉴为数据基础建立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生态城市做以权重的界定,对三市的生态化程度进行调查分析、量化分级,从中可以得出三市生态建设水平的历史变动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为更好地建设具有整体性、内源性、耦合性以及可持续性的生态城市提供量化参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3.
银川平原对宁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3个方面分析银川平原生态环境质量,对银川平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科学反映,对银川平原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情况进行评价,以更好地满足区域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4.
没有到过宁夏的人,想象中的情景绝不可能是稻麦飘香、粮丰仓足,即使有"塞上江南"之称的银川平原,那也只是千沟万壑黄土风沙中的一线风景.然而,新年前的一次"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宁夏现场经验交流会",却让宁夏深深地吸引了全国粮食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5.
论北魏艾山渠的引水技术与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令福 《中国农史》2007,26(3):11-19
艾山渠是在刁雍主持下于今宁夏平原修建的引黄灌溉工程,无论是从渠口的选址还是渠首坝的建筑来看,艾山渠的引水技术都是相当合理与先进的。从干渠的形制与布局看,艾山渠规模很大,基本达到了黄河西岸能够自流灌溉的最大面积,充分显示出其输水技术的先进性。艾山渠修成后,灌溉面积约4285顷左右,促使银川平原农业获得全面的恢复和发展,成为北魏西北边疆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刁雍修建艾山渠时,对前代灌渠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测量,留下了较详尽和确切的资料,填补了两汉时代银川平原水利工程研究的空白。艾山渠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兴修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对其后银川平原水利事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奠定了其"塞北江南"形成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