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只有无数镁水银灯在沉默中闪烁…… 鞠躬,再鞠躬,人们以难以言传的心情注视着这一切……  相似文献   
2.
杨瀚说,小时候,初冬时分,家里正前方的桌子上会摆起一个戴眼镜穿西装的男子的照片,大人们会向着这个照片鞠躬,他也站到第一排,也鞠躬。  相似文献   
3.
最近,读了新华社出版的《信心与希望:温家宝总理访谈实录》一书,收获很大。书中的内容,囊括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住房保障、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三农”问题、教育改革和发展、灾区重建、反腐倡廉、缩小收入差距、物价走势、两岸关系等以及个人生活工作情况等方面。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中,温总理畅谈了党中央、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当选为保定市人民政府市长。此时此刻,我最深刻的感受,一是深深的谢意,二是沉甸甸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日本鞠躬礼的起源、种类,鞠躬礼反映出的日本民族特性,以及鞠躬礼对日本社会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日本自古就重视礼仪,然而由于近现代的战争等历史原因,造成部分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憎恨与偏见,而实际接触日本人和日本民族又会体察到他们礼貌恭敬,对人友善的一面,那么他们的礼仪文化是怎样的?以鞠躬这一日常寒暄行为为例,解析日本民族和社会。了解日本文化对促进两国的友好、增进两国交流有益,为消除两国人民的隔阂有益。积极吸收对方国家的先进之处,才可以在新时期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鹏 《产权导刊》2011,(9):71-71
7月28日中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抵达“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与中外媒体记者见面。面对动车追尾事故遇难者家属,温家宝总理两度深深鞠躬。(据7月28日中国新闻网)  相似文献   
7.
李姝一 《商》2014,(48):264-264
由于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的差异,同一种体态语所表达的形式和意义也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在中国和日本,鞠躬都有“弯身行礼,以示恭敬”的意思。但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鞠躬这一行为却在中国和日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同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在复旦大学2011届毕业典礼上,中科院院士校长杨玉良为了一张毕业照在致辞中向在场的所有同学鞠躬致歉,并寄语大家守护好每一颗心灵,让大学成为滋养心灵的地方,在未来让心灵和想像力一起展翅飞翔。整场不足20分钟的讲话引来14次掌声。  相似文献   
9.
凌志军 《商周刊》2011,(20):22-23
当朱镕基说出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时候,记者席上掌声响起,连外国记者也在鼓掌叫好。  相似文献   
10.
吴恩聪 《商》2014,(42):134-134
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风起云涌的中国大地上,曾经飘扬过多少崇高的灵魂:毛泽东、朱德、陈毅……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铭刻成不朽的历史,感动与激励着前赴后继的中国人。人们仰慕英雄,却也在峥嵘岁月中,记住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开国总理周恩来。曹应旺所著的《周恩来经历记述》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周恩来非凡的一生,用翔实的史料刻画出了新中国第一位总理的伟岸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