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2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Cropland abandonment has emerged as a prevalent phenomenon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China. While there is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that this new trend is driven by the rising opportunity cost of rural labor, rigorou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es are largely absent. This paper first develops a theoretical model to investigate household decisions on farming scale when off-farm labor market is accessible and there is heterogeneity of farmland productivity and distribution. The model is capable of explaining the hidden reasons of cropland abandonment in sloping and agriculturally less-favored locations. The model also unveils the impacts of heterogeneity of household labor on fallow decisions and the efficiency loss due to an imperfect labor market. The model is empirically tested by applying the Probit and Logit estimators to a unique household and land-plot survey dataset which contains 5258 plots of 599 rural households in Chongqing, a provincial level municipality, in Southwest China. The survey shows that more than 30% of the sample plots have been abandoned, mainly since 1992. The econometric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our theoretical expectations. This work would help policy-makers and stakeholders to identify areas with a high probability of land abandonment and farming practice which is less sustainable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工程监测工作能够客观地反映工程建设进展、建设质量和建设成效,并为工程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遵循"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方法统一、信息共享"的基本原则,构建了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体系,主要包括:监测内容:工程营造林任务的完成数量和质量、政策兑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监测层次:国家级,省级,县级,农户(退耕还林者)级等4级;监测指标:工程实施方面24个,工程效益方面46个;监测方法:遥感监测、小流域调查、小班调查、样地调查、地块调查、走访调查等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对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个退耕县、100个村和1000个农户的7年连续固定跟踪监测结果显示,退耕还林能有效地减轻陡坡地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危害,能够稳定地增强粮食产品持续供给能力,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退耕还林的直补政策是推动工程顺利进展的核心,但在新形势下,对于巩固成果需要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效益监测是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成效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描述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的现状,给出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的一些初步成果,分析了效益监测中存在的监测站点少、监测体系不健全、监测经费严重不足、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构建监测体系、规范监测方法、加大资金投入、实现数据共享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8年退耕还林农户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1998~2008年全国100个退耕还林县的1165户退耕农户监测数据为基础,反映了延长期退耕补助政策落实和金融危机对退耕农户外出务工等情况,深入分析了10年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的微观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生计产生深刻影响,陡坡耕种大幅度减少,退耕补助显著增加农户收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增加农户收入面临农业直补等新挑战,国家应明确退耕还林在国家生态战略中的定位,实现农户增收与生态保护的长期双赢。  相似文献   
6.
利用朝阳市和彰武县154份农户调查数据,使用二元Logistic模型采用正向纳入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模型在5%的显著水平上做变量剔除,研究表明:显著影响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影响因素主要有6个,分别是农户年龄、家庭经营林地面积、林龄结构、是否有林业收入、是否有林权证和机械化程度。农户年龄越大,参与退耕还林的概率逐渐降低;林地面积越大,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概率越大;合理的林龄结构有利于增强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概率;保障并增加农户林业收入,利于扭转林业收入的负作用;农户拥有林权证,可以扩大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概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可以更好地使农户参与到退耕还林中。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农村全面小康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评价指标体系,以甘肃省安定区为例,利用实地调查资料及统计资料,从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社会进步与科教、生态与人居环境4个方面,评价了西部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影响。同时,根据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工程相关政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江西、河北、陕西四省十县的调查,得到如下结论:退耕还林工程资金到户率高;项目受益面越来越大;工程工作经费十分困难,粮食直补政策不会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农业税减免政策不会对工程新增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吴起县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退耕还林给陕西省吴起县粮食产量、农村生活、能源、农民经济收入、思想观念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并对吴起县退耕还林的可持续性、粮食安全、能量需求、经济收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惩戒毁林复耕宣传等。  相似文献   
10.
如何通过完善农地制度来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事关我国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通过对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机理进行剖析发现,集体土地产权模糊、产权缺乏排他性、委托代理问题以及征地制度中存在的公益性用地界限不清等制度性因素共同促成了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因此,有效保障我国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就要从我国农地制度进一步改革入手,明晰集体土地产权、赋予农民长期的承包经营权、严格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用地的界限、构建多层次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