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8篇
经济学   56篇
综合类   30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124篇
经济概况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粤商是诞生和发展于岭南地区,然后扩散到国内各地区、世界各国家的商帮。岭南的历史文化滋养了粤商;近代中国的开放推动了粤商的崛起;20世纪前期民族工商业的振兴,使粤商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机遇。粤商在成长、发展、壮大和转型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神农架、武当山旅游业在湖北省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区域实现跨区域联合,形成区域一体化旅游发展模式对湖北旅游形象的提升和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条件,提出了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3.
天山北坡经济带绿洲生态经济脱钩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脱钩理论与模型的基本思想,引入转移投入概念,建立了绿洲脱钩分析模型,对"七五"以来四个五年计划期间GDP快速增长的天山北坡绿洲经济带的生态—经济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经济带脱钩关系特点,进一步提出了绿洲经济优化调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华  赵迪  彭保发  田晓辉 《经济地理》2020,40(4):232-240
区域旅游节点的交通畅达性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推动作用,区域旅游节点的交通畅达性优劣取决于内部的连通性和外部的可达性。文章基于因子分析法分别就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普铁、高铁(动车)、民航航线等因素对武陵山片区内各旅游节点的交通畅达性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分析,对各旅游节点的畅达性进行了排名;并选取2010、2014、2018年等3个时间节点数据导入GIS生成3个片区旅游交通图。研究发现:①重庆、武汉、长沙、贵阳四大中心城市的交通连线支撑起武陵山片区的交通网络,片区旅游节点之间的畅达性逐步提升;②处于武陵山片区外围重庆、武汉、长沙、贵阳四大中心城市交通大廊道上的旅游节点之间畅达性处于片区前列;③同一省市或同一传统旅游线路的旅游节点连通性较好,分属不同省市的旅游节点之间连通性普遍较差;④历史上,山高谷深、交通闭塞,各地市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文化旅游浓郁独特,近年来,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与交通建设相互推拉,呈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人们生活条件改善和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城乡居民对高质量的生存环境和丰富的业余生活提出了强烈要求,观光农业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内蒙古武川县属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县境内以缓坡丘陵为主,结合当地的带状种植,形成优美的田园风光,且地理条件优越,具有很大的旅游潜力。本文从武川县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的意义、区位、资源及政府扶持等优势出发,分析了在武川县建立观光农业园区的可行性,并提出建立田园景观观光区、采摘区、高新技术农业园区和人文历史名胜旅游区的开发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Mountain economies will have to play a central role in attaining the global pursuit of green economic growth as crucial bearers of ecosystems goods and services. However, these economies are not adequately represented in the development policy debates in spite of their fundamental importance towards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t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output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a developing mountainous economy using an augmented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 Time-series data over the period 1975–2013 is studied applying a multivariate framework using population and gross fixed capital formation as additional variables for Nepal. Testing for Granger causality between integrated variables based on asymptotic theory reveals a long-run unidirectional Granger causality running from GDP to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 unidirectional Granger causality running from carbon emissions to GDP. We suggest that the government of Nepal can address energy poverty by accelerating the adop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policies such as ration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to narrow the energy supply-demand gap. The opportunity to promote the uptake of decentralised off-grid renewable technologies in remote areas and the large scale development of hydropower at the national level also needs to be prioritized. Our results remain robust across different estimators and contributes to an emerging literature on the nexus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income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mountainous developing economies.  相似文献   
7.
环岳麓山而建的湖南省高校建筑,以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为代表,由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所决定,已成为长沙城市景观的典型代表。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肯定了这些建筑作为一种城市景观和校园景观所具有的美。同时也认为,在服从长沙山水州城整体规划,实行生态和环境保护,体现历史文脉、人文气息、艺术韵味等方面,环岳麓山大学校园建筑还有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三清山大旅游圈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研究区域内旅游地的系统空间关系和发展策略为目标,引入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基于数学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对三清山周边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进行测评;结合聚类分析,演绎三清山周边区域的空间等级模式;通过错位、扩充、优化等生态位策略,扩展旅游地生态位的宽度,构建三清山大旅游圈,以推动区域旅游系统的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山、极高山山地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资源的垄断性是低山、中山不可比拟的,符合世界旅游趋势求新、求异、求知的需求.然而,由于受到交通条件和户外装备条件的限制,高山、极高山旅游发展相对滞后.文本以康定木雅贡嘎地区为例,立足高山、极高山旅游发展的客观现实,确定高山、极高山地区山地旅游可持续开发要素六方面:景观要素,经济社会要素...  相似文献   
10.
构建既促进地质遗迹保护又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地质公园管理模式,是地质公园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地质公园发展迅速,然而其管理水平却相对滞后,在管理中存在产权不清、政企不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地质公园综合效益的发挥。针对这些问题,在分析专家建议的基础上,依据产权理论,从"产权-效率"角度出发,尝试构建了覆盖全行业、全方位、权威的地质公园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