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2篇 |
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6篇 |
工业经济 | 1篇 |
计划管理 | 37篇 |
经济学 | 29篇 |
综合类 | 34篇 |
旅游经济 | 19篇 |
贸易经济 | 8篇 |
农业经济 | 42篇 |
经济概况 | 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5篇 |
2000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为典型的苏南模式乡村,集体经济发达,作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近年来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从蒋巷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态度着手,了解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及其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调查可知,蒋巷居民目前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社会基础较好,积极性也较高,但缺乏政策引导和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探讨苏南模式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式与内容,提出:可通过首批"农家乐"旅游示范户的建设及其示范效应充分调动农民开发"农家乐"旅游的积极性;加快旅游新项目建设,吸引村民参与相关工作;鼓励村民参与娱乐、交通、购物设施的建设。以期为同类型村镇的社区参与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选举提名方式与土地管理体制:村民对村领导行为及其绩效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名方式是选举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民主选举的不同提名方式对村领导的行为及其绩效有不同的影响。对土地的投入是农村普遍的经济活动 ,与土地相关的活动对村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村民对村领导决定的土地分配有着强烈的反响。从农村民主选举与土地管理体制的角度来研究选举提名方式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从分析乡村债务的成因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乡村债务的特点、负债增长速度、债权人结构以及用途等乡村债务变化趋势及原因。论述了乡村债务对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解决乡村债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分析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系入手,提出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进而提出通过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几点对策,即: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切入点,大力营造和优化劳动力进镇就业与创业的软硬环境: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彻底打破和消除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体制与政策障碍;以改革和发展教育为抓手,全面培育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与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6.
向富华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4):17-21
贵州是一个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省份,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资源最重要的载体,实现民族村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借鉴其他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贵州民族村寨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陆宁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22(3):59-65
新农村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历史赋予了地方政府艰巨的使命。面对新农村建设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需要充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及其存在的矛盾,地方政府作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中央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之间转化的桥梁,要解决城乡发展的差距和日渐深化的农村的贫困,要使农村进入一个更大的关联社会,参与到新的社会交换系统中来,从而消除社会结构不完善的缺陷,地方政府的合理定位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省思——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江千户苗寨是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典型案例。通过田野调查,笔者认为,旅游并非造成当地传统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东道主有融入全球化的自我决定权,而审慎地选择开发方式,以保护地方感应成为旅游开发的战略选择。其间政府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是边远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但当旅游市场形成后,应规制政府与民争利,并及时实现政府角色的转换,让位于社区主导。同时,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将地方性知识融入现代景区管理制度尤其显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社会协同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模式,以社会协同为依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近年来,广东省云浮市以农村综合改革为背景,创新乡村社会管理理念,积极探索社会协同参与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当前,村级治理中实现社会协同应该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多元共治、责任分担等理念,选择和抓好权力协同、信息协同、资源协同、制度协同等方面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后农业税时代”村级财务管理创新研究——以浙江农村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农户调查资料为依据,对浙江村级财务管理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浙江省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水平较高,但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低层次管理问题。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建立与“后农业税时代”相适应的村级财务管理分类运行机制,引入村集体资产经营的“村经理”制度,建立健全村集体报告制度,引入注册会计师业务进农村等一系列村级财务管理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