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10篇 |
免费 | 903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49篇 |
工业经济 | 102篇 |
计划管理 | 829篇 |
经济学 | 1268篇 |
综合类 | 703篇 |
运输经济 | 60篇 |
旅游经济 | 79篇 |
贸易经济 | 342篇 |
农业经济 | 5701篇 |
经济概况 | 79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1篇 |
2024年 | 178篇 |
2023年 | 213篇 |
2022年 | 235篇 |
2021年 | 260篇 |
2020年 | 483篇 |
2019年 | 315篇 |
2018年 | 337篇 |
2017年 | 442篇 |
2016年 | 409篇 |
2015年 | 352篇 |
2014年 | 552篇 |
2013年 | 519篇 |
2012年 | 661篇 |
2011年 | 739篇 |
2010年 | 674篇 |
2009年 | 565篇 |
2008年 | 445篇 |
2007年 | 529篇 |
2006年 | 531篇 |
2005年 | 405篇 |
2004年 | 336篇 |
2003年 | 246篇 |
2002年 | 166篇 |
2001年 | 119篇 |
2000年 | 85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六安市为例,利用相关城市统计资料、相关城市图件,对撤地设市十年来六安城区土地扩展情况进行研究,并分析其驱动力因素。得出撤地设市以来六安市城市扩展速度明显增加,尤其2008—2010年扩展量占十年来总扩展量的34.07%,且年均增加4.88kmu;城市扩展动态度和城市用地效率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城市扩展及其方向受到了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交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先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评估方法,并对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基准地价评估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了基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理论的评估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3.
刘春华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开支浪费大,监督机制不健全,并由此产生腐败现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强化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5.
王晔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51-54
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是长株潭土地资源利用机制创新的关键。长株潭城市群应以交通建设为契机,推广人车人流节地模式、开发园区土地集约模式等成功做法,建立节约集约利用建设土地约束机制,加强建设用地控制标准建设评价工作和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和改革,推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03—200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在揭示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合理性的基础上,讨论土地财政依赖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影响。实证结论表明,地方政府分割土地出让市场(以不同的出让方式出让土地)可以实现地方财政的跨期收入平衡,是财政支出压力下地方政府的理性行为选择。低价协议出让被征农地可以产生长期稳定的增值税收入流,高价招拍挂出让被征农地可以产生短期高额的营业税收入流。与此同时,在非农建设用地供给缺乏弹性以及政绩考核压力的双重约束下,依靠土地财政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财税制度、政绩考核制度的改革将有利于转变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增长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7.
为践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收入分配方针及解决农民在失去土地后的权益保障问题,综合运用文献检索与综合分析方法、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从法理学角度分析了失去农用地和失去宅基地农民的权益受损类型,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保障对策,为更好的保障农民权益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Pius S. Nyambara 《Journal of Agrarian Change》2001,1(4):534-549
‘Squatting’ in the communal areas of Zimbabwe has been largely ignored in the literature because it is assumed that it does not exist in a ‘communal’ land tenure system.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squatting’ in Gokwe villages has become a common strategy by landless immigrants to access land. Gokwe has been a frontier region for many immigrants in search of land since the 1950s with intense pressure on land by the 1990s. As the frontier closed, the question of citizenship in Gokwe villages became more signi?cant than ever before. Those who are not formally registered as residents are de?ned by local government authorities and established villagers as ‘squatters’ who should be evicted. The article traces how local authorities and established villagers have responded to what they perceive as the ‘squatter menace’. It further examines the means used by ‘squatters’ to lay claims to land and to defend those claims in Gokwe villages.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