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3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89篇
工业经济   35篇
计划管理   162篇
经济学   439篇
综合类   225篇
运输经济   17篇
旅游经济   40篇
贸易经济   123篇
农业经济   305篇
经济概况   476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多维角度来分析贫困和制定反贫困政策,对于湖北的减贫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和收入等4个维度11个指标测算了湖北省贫困发生率,研究表明湖北省贫困家庭在受教育年限、医疗保险、健康状况、做饭燃料、卫生设施、饮用水指标上的贫困程度较高,并且高于收入贫困。另外,数据表明女性户主和男性户主家庭的贫困的差异不明显,城市多维贫困率较农村而言上升较快。建议湖北省反贫困重点应从关注收入转向教育和健康,并且不可忽视城市多维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家行为与产权: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的产权理论侧重于微观层次的分析,较少考虑中观(利益集团)及宏观层次(国家)对产权结构形成的影响及不同层次产权的交互作用的机制。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国家的定义入手,通过对个体权力与国家、集体行动与国家以及法治化社会与国家的三个层次的分析,提出建立产权制度分析的国家模型,从而论证国家与产权制度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陕西省调研数据为研究样本,将生态补偿政策引入英国国际发展部的可持续生计能力分析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政策对居民可持续生计能力的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生态补偿对可持续生计能力的直接影响效应为0.182;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对可持续生计能力的间接影响效应分别为0.059、0.104、0.066、0.053,总的间接效应为0.282;生态补偿对可持续生计能力总的影响效应为0.464.因此,精准的生态补偿政策能够实现以可持续生计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造血式\"扶贫.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负面效应如同经济全球化本身一样是客观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兴利除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欠发展国家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悖论.一是争取建立弱小国家平等地参与全球经济的机制,包括平等地参与制定游戏规则,制定自己的标准等;二是富国应为反贫困负起更大的责任,反贫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发达国家应在多方面承担反贫困的义务;三是增加经济全球的稳定节点.  相似文献   
5.
易地搬迁是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湖北省十堰市龙韵村115户搬迁农户为研究对象,对其搬迁前后的生计资本、生计策略以及生计结果分别进行对比,分析政策实施对搬迁农户生计的改善情况,并通过移民农户对扶贫搬迁政策的满意度评价扶贫效果。结果表明:(1)易地扶贫搬迁促进了移民生计资本的增加,改变了农户生计策略,优化了贫困户整体生计结果,精准扶贫效果显著;(2)农户对易地搬迁扶贫政策效果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均值为3.71,提升了贫困户的获得感及幸福感;(3)易地搬迁可持续减贫仍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需要防范返贫风险。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通常意味着贫困率的下降,然而,对于增长很慢的经济体或经济增长没有带动贫困率降低的案例,这种假设似乎并不成立.中国两个较为贫困省份的数据展示了这样一个谜题:贵州省的经济增长缓慢但农村贫困率的下降较为显著,对这一现象不妨称之为"贵州新现象";与此同时,云南省经济高速增长但贫困率下降较为迟缓.根据相关考察和统计数据的分析,交通、流动人口、旅游业和矿产业四个因素是解释这个谜题的关键.这四个因素在两个省的不同分布和构造解释了它们经济增长与贫困率下降关系中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7.
This study uses a unique set of annual provincial data 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WC) investments during the period 1989–2005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f such investments on the extent and severity of erosion, the growth rate of agricultur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and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in China. We find that SWC investments made by local governments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xtent of erosion and (in recent years) the severity of erosion, whereas SWC investments made by farm households until recently ha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he severity of erosion. In its turn, the severity of erosion is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agricultural GDP. Estimation of the impact of the extent of erosion on agricultural GDP provides mixed result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e derive that one RMB invested in SWC by local governments increases agricultural GDP in 2002 with 0.84–1.25 RMB. Finally, we find that agricultural GDP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rural poverty rate. The resulting indirect effect of SWC investment on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however, is small compared to other types of public investment. We conclude that (local) government investments in SWC do not only serve environmental goals, but also make a non-negligible contribution to agricultural growth and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相似文献   
8.
颜楚馨  张焱 《科技和产业》2023,23(16):188-194
贫困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然而脱贫之后的脱贫户再次返贫问题成为“十四五”时期重要关注点。通过深入探析云南怒江州潜在的返贫主、客观原因,即从脱贫户内生动力、防返贫监测系统、政策制度、特色产业4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拓展巩固云南怒江州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参与式扶贫以农户为主体、以社区为基础,通过赋权,让社区和村民参与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组织管理,村民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促进了村民的能力的提高及社区自力更生、自我发展意识的增强,促进了项目运作机制的建立、社区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机制和制度的建立,从而为扶贫项目和贫困社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要真正实现赋权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经过多方努力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西部农村反贫困,对于推进城乡统筹、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特殊的重大战略意义。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资料分析表明,新时期西部农村贫困除了人口数量大分布广之外,还呈现贫困程度深、边境性、民族性与脆弱生态环境空间分布高度一致性等新的特征。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必须将农村反贫困问题纳入其要义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