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71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76篇
财政金融   5403篇
工业经济   2829篇
计划管理   10386篇
经济学   5270篇
综合类   2372篇
运输经济   1199篇
旅游经济   106篇
贸易经济   8517篇
农业经济   2799篇
经济概况   8074篇
信息产业经济   193篇
邮电经济   484篇
  2024年   162篇
  2023年   712篇
  2022年   864篇
  2021年   930篇
  2020年   951篇
  2019年   860篇
  2018年   354篇
  2017年   752篇
  2016年   1171篇
  2015年   2156篇
  2014年   4942篇
  2013年   3794篇
  2012年   3751篇
  2011年   3985篇
  2010年   3716篇
  2009年   2934篇
  2008年   3526篇
  2007年   2640篇
  2006年   2134篇
  2005年   2107篇
  2004年   1200篇
  2003年   1261篇
  2002年   847篇
  2001年   612篇
  2000年   533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0年起,我国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试点,但总体进展缓慢,迫切需要研究垃圾前端分类模式。对上海市、北京市较成熟的前端分类模式体系进行研究,对比研究两地分类模式的长处与不足,剖析了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为我国垃圾前端分类模式机制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3.
生态文明型物流模式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是解决中国物流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键。本文从新常态视角剖析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现状、意义及建设重点,并结合物流体系特点,就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的发展及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对未来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5.
生态理性是现代人在认识、完善自身与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规范、约束和指导自我实践活动的自觉意识。它与生态哲学、生态文明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联,生态理性是引导生态哲学构建的思维范式先导,生态哲学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实践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也能推动生态理性与生态哲学的更好完善。在新时期,探寻生态理性的实践路径,对于我们发展生态哲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重启2021     
《西藏旅游》2021,(1):22-35
2020年是我们重新认知中国之美的一年。直到这个吋候我们才意识到,对于近在咫尺的中国之美我们已经忽视得太久了。国内游并不是没有选择,因为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有着太多独一无二且无可代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景。从篮色海洋到群山耸立的地球第三极;从坐落在318国道的两座首尾城市一上海与西藏;从珠峰之乡曰喀则到藏西秘境阿里;从重游“唐蕃古道”,到追寻文成公主进藏的千古佳话等。新的一年又来到了,如此大美河山,风景非凡,文化渊源,何不将你的生活铺上梦幻的色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剥离原生的自己,畅游祖国大好河山,做一回想做却一直未成行的事。再见,2020,你好,2021!  相似文献   
7.
8.
《宁波通讯》2021,(2):78-78,F0003
近日,柴桥街道芦江大河荣获2020年省级"美丽河湖"称号。芦江大河全长9200米,起始为瑞岩寺水库,终止于穿山碶,流经河头、久勤、高村、陈胜、新曹、钟灵、红光、同盟、东山门、穿山等村。近年来,柴桥街道不断深化芦江水系水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建设生态河埠头、种植沿河绿化、搭建清水平台、铺设景观游步道等措施,使芦江河成为"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文化融入、管护高效、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  相似文献   
9.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实践生态文明建设。随着人民环境偏好的增强,中国的生态文明体制不断变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通过对中国环境管理机构、环境保护政策变迁历程的梳理,可以探析其变迁的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中国的生态文明体制变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适应人民群众环境偏好变化为逻辑起点,并不断通过体制改革来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和改善环境治理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体制的变迁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在未来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环境偏好变化、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增强环境治理的效果和效率提供保障、以综合治理的思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