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世界金融极分别是欧洲的伦敦和美洲的纽约。亚洲的六大金融城市虽然各具优势,但近期内要成为世界金融第三极都有较大的困难。本文认为,把香港和深圳建设成为一个金融中心,最有可能成为世界金融第三极。期望把港深都会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消除港深金融中心的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或许该是伦敦重现辉煌的世纪.2000年,英美学者在<伦敦纽约研究>系列报告中宣布,全球顶级金融中心只有伦敦和纽约.  相似文献   
3.
王博 《新财经》2008,(2):60-61
阿联酋丰富的石油资源给这个国家的人民带来了富裕。这里不仅是“免税天堂”,还力图成为又一个世界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4.
《上海经济》2011,(12):40-42
从阿姆斯特丹到伦敦再到纽约,都留给我们一个疑问:为什么每当一个世界金融中心建成的时候,其所在国家的实力也将进入由强盛转向衰败?  相似文献   
5.
投资新革命     
20世纪的最后30年,席卷整个华尔街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早已被象牙塔中的学者,经过多年辛苦所实现,这些突破都远离纽约市的世界金融中心。因此,1992年出版的本书的前篇《投资革命》一书的副标题就是"源自象牙塔的华尔街理论"。  相似文献   
6.
清风 《上海经济》2007,(12):80-80
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离上海还有多远,上海与伦敦何时才能上演对等的"金融双城记"?也许最终将取决于城市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8.
《经济月刊》2014,(9):28-38
纽约曼哈顿的华尔街铜牛,已被世界各地游客的“热情之手”摸得铮亮。6年了,时间过得很快。华尔街依然是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铜牛依然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但此时的华尔街、此时的世界经济、此时的中国经济,跟6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有些记忆已经被永远定格。2008年9月15日,拥有150多年历史的美国投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产,这是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9.
李聪 《中国企业家》2011,(16):20-21
"伦敦和陆家嘴感觉最大的不同?那就是英国人脸上都笼罩着一层忧郁,气氛有些压抑,但上海没有。"波士顿咨询大中华区董事经理吕晃对《中国企业家》说。欧美债务危机下,经济增长恢复速度之慢,让曾经的世界金融中心愁眉不展。东方中国的陆家嘴,则是另一种样子。  相似文献   
10.
读者     
《经济改革》2013,(3):4-4
<正>"国际化大都市"的浮躁该降温了据报载,1998年,中国有78个城市表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2003年,有182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截至目前,中国以国际化大都市为建设目标的城市已超200个。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认为,国际化大都市并不单指它的规模或经济指标,主要是指对世界的重要影响力。而学术界对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义,主要有三大标准:首先是世界金融中心;第二具有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