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38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126篇
财政金融   3672篇
工业经济   2046篇
计划管理   5227篇
经济学   6863篇
综合类   2242篇
运输经济   184篇
旅游经济   34篇
贸易经济   6198篇
农业经济   2700篇
经济概况   8094篇
信息产业经济   57篇
邮电经济   56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403篇
  2022年   372篇
  2021年   440篇
  2020年   421篇
  2019年   476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464篇
  2016年   613篇
  2015年   902篇
  2014年   1947篇
  2013年   1840篇
  2012年   2314篇
  2011年   2642篇
  2010年   2363篇
  2009年   2174篇
  2008年   2307篇
  2007年   1842篇
  2006年   1822篇
  2005年   1972篇
  2004年   2201篇
  2003年   2504篇
  2002年   1556篇
  2001年   1423篇
  2000年   1175篇
  1999年   449篇
  1998年   326篇
  1997年   308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204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325篇
  1990年   270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3篇
  19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外货币政策操作并没有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先例,所以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应关注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议题。研究发现:在理论层面,货币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产生"结构性"的非对称性效应,当跨越资本投资影子价值"均衡点"后,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预期目标并不会产生;在实证层面,非参数格兰杰检验结果显示,当滞后1—9个月后,货币政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指标和"结果"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但随着滞后期增长,货币政策并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格兰杰原因。此外,无论是在"过程"层面还是在"结果"层面,产业结构调整都不是货币政策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二者间不存在互动效应。研究综合表明:作为经济总量调节的货币政策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只能视为短期性、暂时性经济行为,不应将其视为常态化工具。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结构性失业进行剖析,提出实现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结构性失业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带来革命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的信息、经济、商业模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似乎在一夜之间,互联网公司成为了人类社会最具创新性、最具活力、最能颠覆已有产业结构的企业。随着阿里巴巴在美国的成功上市,中国社会也普遍认识到互联网时代来了,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变革也许并不亚于蒸汽机之于工业革命。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信运营  相似文献   
4.
潘功胜 《英才》2020,(1):19-19
当前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但双向波动增强,未来随着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弹性将不断增强,企业等市场主体要审慎安排资产负债货币结构,合理运用外汇衍生工具,加强汇率风险管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应立足服务主业,坚持"财务中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6.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城镇居民收入份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二产业份额对城镇居民收入份额呈负相关关系,而第三产业份额与收入份额呈正相关关系。同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对为增加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份额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通过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分别对江苏省房地产业对区域产业的带动作用进行了分析.发现:作为重要产业之一,无论是对上游产业还是对下游产业,江苏省房地产业的影响力均高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并且随时间推移有不断加强的趋势.其次,分析了江苏省房地产业过快发展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结构影响的负面作用.最后,指出江苏省房地产业过快发展对经济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主要是通过生产端和消费端两个方面的资金挤占来实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使江苏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9.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而城镇化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愈发明显。选取城镇化作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探讨我国各地区城镇化、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的非线性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各地区环境污染程度,且城镇化水平越低,对环境污染的遏制效果越好;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显著提高了环境压力,但城镇化水平的上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这一驱动作用;金融发展在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容易提高环境压力,且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不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最后,从绿色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视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