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陈晋 《秘书》2015,(1):41-43
1面对文史哲研究的无奈和期待1950年代至1960年代,毛泽东阅读了一批当代学者写的中国通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中国思想史著作,其中包括范文澜修订的旧作《中国通史简编》、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杨荣国的《中国古代思想史》、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章士钊的《柳文指要》等。毛泽东在范文澜和任继愈的  相似文献   
3.
詹福瑞 《中国报道》2009,(8):112-112
7月11日4时30分,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教育家任继愈先生走完他93年的人生历程,安然长逝. 任先生今年3月住进北京医院是因为肺部感染。输了几天液,烧也就退了。但医院检查他的身体,发现肾部位的癌长得很快,已经转移到两肺,而且时有低烧,也就住了下来。  相似文献   
4.
闻实 《成功之路》2011,(2):47-48
“读书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一代大师”任继愈的一种人生体悟,是他的一种生活主张,也是他对世人的—个忠告。  相似文献   
5.
一个时代因一个人的离开而离开。施蛰存、臧克家、张岱年、陈省身、费孝通、启功、巴金……大师一个一个离去,引发的不仅是哀伤,更有对大师时代渐行渐远的忧思:我们的时代还能造就出这样的大师吗?在一个被称为500年来最好的时代,大师之稀缺令国人扼腕。4年前,巴金离开时,新华社的电讯说:他的去世,是中国文学一个世纪的结束。2009岁末,回望这一年,仍有季羡林、钱学森等一些大师、科学巨匠辞世。其实,在这个早已罕见大师的时代,每一位卓越的长者逝去,难免有人痛挽最后一位×××去了。而另有一些同样卓越的老人,同样值得尊敬和爱戴,他们也陆续离开了我们,不同的是,同样身为大师的他们,已沉寂了好多年,此番被关注,却是因为永远的离开。比如与季羡林同一天离开我们的任继愈先生,比如跟钱学森差不多同一时间去世的贝时璋院士……  相似文献   
6.
2009年7月11日,任继愈、季羡林两位中国学界巨擎携手西去,举国怅然。二老生前严于治学,为整个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二老为人谦谨坦荡,淡泊名利,高贵的人格令人敬仰。在现今这一迫切需要真正大师的时代,二老的辞去不能不令人悲切。逝者如山。我们悼念二老的最佳方式,当是继承和学习他们的治学之道与为人风范。  相似文献   
7.
吕季明 《走向世界》2009,(21):52-54
7月17日,大雨倾盆,哀乐低回.我从山东赶到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和中国文化的一代宗师任继愈先生做最后的告别.巨幅挽幢"中哲西典,解佛喻老,覃思妙理,一代宗师风范;金匮石渠,理册修书,继往存绝,百世馆员楷模"在风雨中飘动,与天同泣.这是任老一生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最近季羡林与任继愈两位高龄学者同时过世,成为国人的关注。赞扬人品、回忆交往、仰慕才学、敬重学风的文章不绝,一时间成了热点人物。但热得快也凉得快,他们生前并不被追捧,身后也难受铭记。季羡林的名声大一些,也是得益于多年总理看望和自辞大师头衔等新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