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响平 《魅力中国》2014,(22):264-265
通过对比研究,文章揭示了佛经和《圣经》翻译在手法上的相似性及其成因:即中国的佛经翻译和西方的《圣经》翻译,若以翻译方法为切入点的话,都大致经过了直译-意译-直译意译相结合这三个阶段,而这种相似性背后则是中西方宗教翻译相似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前编》关于东晋佛经翻译活动及其成果的某些说法,存在诸如标目不详、系年偏误、译经人员不确切等问题.故予以辨正.  相似文献   
3.
周叔杨 《宁波通讯》2014,(24):84-87
<正>凡是去过藏区的人都知道:在藏区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都可以看到刻有佛教真言、慧眼、神像造像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的玛尼石。"玛尼"为梵文佛经《六字真言经》中"唵嘛呢叭咪哞"的简称,因在石头上刻有"玛尼"而被称为"玛尼石"。虔诚的藏族信徒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把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纹刻在石头上,这些石头就会有一种超自然的灵性,会给他们带来吉祥如意,并祛邪求福。其中,玛尼石又可组成为玛尼堆或玛尼墙,从而也成为了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今年七月,  相似文献   
4.
在汉译佛经叙事中,叙述者为了使受众能更好地皈依佛教,在使用顺叙之外,多采用预叙、插叙、倒叙等其他打破时间的矢量流程的叙事时序,形成了佛经叙事变幻多姿的叙事特色。这些手段的运用,强化了佛经叙事的的虚构性。  相似文献   
5.
张宏 《西藏旅游》2013,(5):126-127
在藏地,常常可以看到村子边或者寺庙里一排排固定在架子上的转经筒。泉水边或河流边有利用水力转动的经筒;垭口有利用风力转动的经筒:在藏族同胞家里,还可以看到点燃的酥油灯上缓慢转动的纸质转经筒:更普遍的是手摇转经筒。以上就是五大佛经轮:水转佛经轮、风转佛经轮、火转佛经轮、地转佛经轮、手转佛经轮。  相似文献   
6.
傍晚,置身于福州市中心的闹区,这幅画卷如同全国每一条商业街:大商场、小店铺、快餐店、冷饮店……熙熙攘攘的街头,红男绿女的情侣,街头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故事,喜怒哀乐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刻在每个人的心中。穿过两条街,橱窗里的人造模特身披彩衣,每一季的时尚流行最先穿在它们身上。老福州,在这里可以品尝福州传统特色小吃,即便是下午三点,店里就餐的人依然很多,一家几口,老少三代。忽然觉得很内疚,想起了父母,很少回父母家看看,更没有好好陪他们聊天。在为生存、为事业、为奋斗的借口下,亲情隐退到幕后,最重要的感情支撑都无法启动,竞争中的人们此刻靠什么产生安全感。这几年,一直在社会中学习生存之道,然而,连最重要的一课都没有学会。福州的傍晚,微微有些凉意,很宜人的微寒。  相似文献   
7.
“藏二代”与嘛呢石缘 “嘛呢”一词来自梵文佛经《六字真言经》“喳嘛呢叭咪哞”的简称,因在石头上刻有“嘛呢”而称“嘛呢石”,藏族同胞形容牢固不变之心为“如同石上刻的图纹”。虔诚的藏族信徒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把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纹刻在石头上,这些石头就会有一种超自然的灵性,给他们带来吉祥如意。  相似文献   
8.
作为古代中国最为有影响力的宗教,佛教从传入中国伊始就不断的演进。在传播过程中佛教徒充分利用书籍为传播媒介,巧妙的借助版画插图方式来推广佛教在中国古代民间的传承。从汉唐时期的手绘佛经插图到宋元时期的版画佛经插图,再到明清之际的铜版画技术的被运用,佛经插图一直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不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技与企业》2007,(9):67-69
反击能否成功.就要看提出反击的时间是否掌握得准确。反击只有在对方以“恐怖战术”来要胁你时方能使用.所以,它也可以说是一种以退为进的防卫战。汤姆成功的例子,就足以显示反击正是所谓的“借力使力”.就是利用对方的力量.再加上自己的力量.发挥“相乘效果”.一举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于晓奎 《走向世界》2008,(10):90-92
关于海参崴的知识,还是读中学的时候从课本上了解到一二。后来迷上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又从其八卷本的《鹿鼎记》中知道了清朝称俄国为“罗刹国”,称俄罗斯人为“罗刹人”。再查佛经,始知罗刹者,即魔鬼也。至于称俄罗斯人“老毛子”,多为东三省父老所为,原因在于俄罗斯人无论男女,身上均长满了长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