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篇的第十九章。自两汉以来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坚持认为优指的是"有余力"而非优秀。我们认为,训诂学作为不完全的归纳法不能成为辩驳的依据,从字面上解释则更是不通常理。我们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回归《论语》本身,从孔子的思想主张出发来分析优秀的解释当是更为合理与接近原意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论战某种程度上也是春秋以来长达千年的义利之辨的延续与发散。  相似文献   
2.
曙醒 《人力资源》2015,(7):84-86
比较语言学经常引用歌德的名言:"只懂一门语言的人,其实什么语言也不懂。"与儒道释的"洋洋得意"相比,崇尚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的纵横家则"落魄"得多;与"光明正大"的法家相比,搞"阴谋诡计"的兵家也显得太急功近利和不择手段。但按照比较语言学的观点,对诸子百家只懂一二三家,其实也是对国学一无所知。马丁·路德说:"不择手段,完成最高道德!"没有"完成最高道德"为目标,"不择手段"也是很难成功的。兵家和纵横家能大有作为甚至比正统的儒、道、法、释更有效,其"旁门左道"的小聪明背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在日韩和港澳台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有目共睹,儒教圈所特有的人文文化特征对社会文明进步的促进也是人所共知,比如家庭观念强、 重视教育、 讲究文明礼让、 遵纪守法,羞耻文化等等,特别是近些年来讲汉语的大中华区,中国大陆外加港澳台的强势崛起,使得世界认识到东北亚将是全球的经济重心,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也不言而喻,甚至是美国众议院网站报道,2009年9月28日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认可他为世界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作出的巨大贡献.要知道欧美国家历来骨子里只相信强权,这次是彻底服帖了,否则不会主动祭奠我们的圣贤,说白了孔子是我们的文化标识,这是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我们除了自豪之外,应该努力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儒家思想的主干就是"三纲八目","内圣外王".道家思想我觉得应该是"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4.
蔺惠惠 《企业导报》2012,(4):240-241
儒家"内圣外王"思想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内涵,曾对不间断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做出过重要贡献,一直到今天它对我们培育良好的个人修养,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分析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基础上,挖掘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对实现人与自身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内圣外王"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古今万变不离其宗的运思模式."内圣"乃"外王"之根据,"外王"乃"内圣"之归属."内圣外王"完美契合方才达至"圣王"之人格和"王道"之社会.本文就这一理想架构层面作分析,从中西政治理念之对比着手探究原因,指出其现实政治操作层面之诸多不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枕戈 《审计月刊》2007,(10):63-63
在汹涌澎湃的大时代中,知识人睿智、敏感、先知先觉、敢立潮头,一时风起云涌,蔚为大观。对大时代中的知识人进行研究,意义非凡。《大时代中的知识人》一书便是这种研究的成果。该书对大时代中具有标本性的知识人进行了个案研究:被视为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完美体现的曾国藩,  相似文献   
7.
李进 《老区建设》2012,(14):39-42
郭象《庄子注》的宗旨在于发明圣王内外冥合即内在精神自由与外在政治事功高度统一的人格理想。联系西晋后期君弱臣强、政治动乱这一时代背景,此一圣王理想无疑寄寓着郭象对现实政治的理性反省,也折射出遭逢乱世的清正士大夫渴盼圣君明主与太平盛世的精神祈向。  相似文献   
8.
徐瑾 《金融博览》2013,(17):68-69
康熙皇帝崇尚理学,“白幼读书宫中,讲诵二十年来.未尝少辍“的弘历一方面不忘以”满语骑射”皇朝祖制为国本.一方面又有着浓重的士人气质。他即位之初就曾说:“至于书气二字.尤可宝贵。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创造“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见在新时期新阶段,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仍然闪耀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是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世之道,恰是众多传统文化瑰宝中最闪亮的一颗。  相似文献   
10.
内圣与外王     
王志跃 《三联竞争力》2007,61(3):147-147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在《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虽语出于庄子,后世儒家却皆以此称述自己,把儒家追求的人格理想与社会理想,叫做“内圣外王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