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7篇
经济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运输经济   48篇
贸易经济   18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0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指出了当前我国内河航运物流的低迷状况以及出现的主要问题,从社会认识观念、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市场整顿、政府政策、航运科技等方面加以阐述,并根据我国内河航运物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宁波,这座具有7000年河姆渡文明、丰富历史资源和文化底蕴的现代城市,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进程中,充分沐浴了党的正确政策带来的活力,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诸多工程项目的建设确实给了这座城市的人们以很大的喜悦.  相似文献   
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也逐步向减少行政审批、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督等方面转变,出台了一系列内河航运政策和法规,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对内河运力实施控制。这种转变在历次  相似文献   
4.
鹿特丹港作为欧洲枢纽港之一,对欧洲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世界航运界中的地位与其地理位置及荷兰政府大力发展内河航运与港口经济的政策有关。文章主要分析了鹿特丹港与荷兰内河航运发展中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骨哨响处     
有这么一张航拍图,内容是姚江流域中段即河姆渡遗址所在区域,时间是上世纪70年代初,也就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初期。当时,姚江岸边大片的农田正处秋收时节,成熟待收的金灿灿稻子铺满了姚江平原,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姚江平原上湛蓝的江水东流入海,有内河航运船冒着烟雾"突突"驶过,当地人所称的前头山旁边的河姆渡古渡口清晰可辨,渡口两侧自然村落依水而居,整个场景十分详和。从图上可以看出,河姆渡遗址正好位于姚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有关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十二五"时期必将是内河航运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航运企业只有把握历史机遇,明确自身定位,突出经营主业,着重在管理组织、管理理念、管理技术方法上的创新来培育企业竞争力,才能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相似文献   
7.
内河航运是水运的内河运输部分,具有运力大、能耗小、成本低、占地少、污染轻等优点,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内河航运的开发,充分发挥内河航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原局长金义华多年来一直积极为我国内河水运发展鼓与呼.并热情为与航运密切相关的船舶工业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8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印发内河示范船技术评估和认定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公布第一批内河示范船技术评估认定单位名单的通知》,以示范船为重点,加快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促进内河航运绿色生态、高效安全发展。《内河示范船技术评估和认定办法》明确了内河示范船技术评估认定内容和技术要求。其中,LNG动力示范船技术评估和认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液化天然气替代率、氮氧化物和甲烷的排放水平;高能效示范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国家将加快内河航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2013年以来,国务院提出了依托长江航运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构想,这为加快长江流域航道建设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在发挥长江航运主通道作用的同时,应加快唐河等支流航道和跨水系航道建设,形成航道网络才能真正发挥内河航运的优势。一、唐河航运工程建设的背景2011年初,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号)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发展内河水运作为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任务,并明确提出了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通畅、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