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8篇
工业经济   14篇
计划管理   35篇
经济学   61篇
综合类   21篇
贸易经济   86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大多数企业把闲置生产能力成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由生产出来的产品承担,这样可能会导致一些基于产品成本的经营决策失败。首先,由于每个时期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不同,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也就不同。在生产能力利用率高时,产品成本就低;生产能力利用率低时,产品成本就高。生产能  相似文献   
2.
3.
冯肖 《中国经贸》2014,(21):121-121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深入推行,作为医改重要载体的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成为改革的重点内容。根据目前的医疗情况,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医院有利有弊。本文将对取消药品加成后对县级医院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剖析,并浅谈确保取消药品加成政策顺利实施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4.
已有研究大多基于企业生产率的角度对企业对外投资的市场"自选择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忽视了企业的产品定价优势在对外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为此,本文基于企业成本加成率的视角,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定价能力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指标中,综合考察了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的市场"自选择效应",并进一步考察了其背后的生产率优势和产品定价优势。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对外投资企业而言,对外投资企业具有更高的成本加成率,且企业的成本加成率越高相应的对外投资规模也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除生产率优势外,产品定价优势同样是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药品加成政策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公共财政无法给予公立医院充足资金补偿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出台的.从1954年出台到2017年取消,在63年的推行时间里,依据实施效果,可以把它划分为初期、早期、中期、中后期以及晚期5个主要的历史阶段,每个阶段的实施效果都与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视角分析药品加成政策出台和取消的原因,分析它在每个历史阶段的实施效果,分析它的演进历程所带来的启示,能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公正、客观地认识、把握和评价药品加成政策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部在2008年首次提出取消药品加成,并在2012年通过该项提议,取消了药品加成政策。取消药品加成势必会给现行医疗机制带来各方面的影响并制约医院的发展,亟需政府支持及医院加强内部管理来解决产生的矛盾,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另一方面做好医院内部管理与建设,才能为更多的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人力资本扩张为切入点,构建了最低工资、人力资本扩张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的理论框架,并使用中国1998-2013年284个地级市的工业企业数据进行了经验研究。结论显示:最低工资上调会显著抑制企业成本加成的提升,削弱了企业的市场势力,但该抑制效应在人力资本扩张的背景下得以缓解。同时本文通过进一步分组回归发现,最低工资标准与人力资本扩张对企业成本加成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影响。因此,适度、稳定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及推动人力资本质量的整体提升有助于保持企业成本加成能力及其动态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自1998年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系列惠及参保人员的医保政策连续出台,全民医保基本实现。但医疗机构作为"医保政策的终端落实者",同时面临着精细化管理的重重考验。笔者以河南省人民医院为例,谈谈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难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稳定健康发展。管理难题面面观城乡居民医保结算没有取消纸质资料单的邮寄,加剧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9.
范猛  张云  李宝伟 《当代财经》2022,(11):65-75
数字金融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可能通过影响企业相对市场势力改变市场垄断状况。在数字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探究市场结构的这种变化对于全面认识数字金融的作用、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并结合2011—2020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在垄断竞争市场中通过降低异质性产品的必要资本壁垒削弱了企业的定价能力,进而降低了企业成本加成率与绝对市场势力。数字金融对成本加成率的这种削弱作用具有异质性,对小规模公司的减弱作用较强,对大规模公司的削弱作用较弱,强化了大公司相对于小公司的市场势力,推动了市场垄断的形成。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必要资本壁垒较高行业以及西部地区市场垄断程度的影响相对较大。这意味着,在鼓励数字金融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对重点行业弱势企业的支持与保护,防止资本利用数字金融无序扩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匹配数据,以加成率为视角,运用倍差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了考察。通过检验我们得出如下几点经验证据:对外直接投资(ODI)当期会降低企业加成率;ODI有显著正向的滞后“加成率效应”,且呈现增长趋势;技术研发和生产加工型ODI具有显著的滞后“加成率效应”;中国对非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金砖国家投资有显著超过平均水平的正向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