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楼市》2014,(15)
正同一条运河,同一条文脉。之前有论者预言,运河新城在不久的未来将成为第二个桥西。确实,运河新城略向南行,同样依托运河形成的繁华中心,多少能激起我们对于运河新城的想象。运河新城的启动建设始自2009年,圈定杭州城北,石祥路以北、绕城公路以南、巨州路以东、拱康路以西区域,纵跨拱墅和余杭两区。  相似文献   
2.
<正>一、行摄篇金银岛坐上一路南行的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后,抵达"汕头"站,再乘出租车、转渡轮,最终登上了粤东明珠——南澳岛。不知道"斯蒂文森"在1883年是否来过此地,他创作的《金银岛》是否真有其地,但在"斯蒂文森"创作这部探险小说的300多年前,在南澳,就已经有了真实的金银岛。在明末,有个叫"吴平"的海盗在此劫掠,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被戚继光、俞大猷联手消灭,至死也未交出所藏的金银十八窖之地,有关金银财宝之谜只留下一段"吴平寨藏宝"歌谣:"吾道向  相似文献   
3.
刘雨 《走向世界》2015,(3):106-107
1月的济南,有风,微冷。他们总说,人生,不求活得完美,但求活得恣意洒脱。其实,择一城终老、遇一店细品便不失为一种恣意的人生。但凡喜食海鲜的食客大都知道,若想品上原汁原味的海鲜,那福泉海码头便是一处最佳食店。走进福泉海码头、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溜的海鲜缸。鱼、虾、蟹、海参、鲍鱼、海蛎子等在缸里快活地游来游去,仿佛丝毫没感受到若有食客相中,它们便沦为餐桌美食的命运。作为海码头的镇店特色,"活海鲜"让食客们更直观地看到了原汁原味、货真价实的海鲜,更不失一个鲜味。俗语云,民以食为天,人以健康为美。在海码头包厢里,尤为特别的当属桌上的那口大  相似文献   
4.
黄河大铁牛     
《旅游时代》2015,(3):26-27
黄河大铁牛即唐开元铁牛,亦称唐代铁牛,位于永济市城西15公里,蒲州城西的黄河古道两岸,各4尊。黄河大铁牛铸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元末桥毁,久置不用,故习称“镇河铁牛”。因黄河变迁,逐渐为泥沙埋没。20世纪八九十年代,永济市博物馆经过数次考古发掘,让这些大铁牛在蒲津渡遗址上重见天日,成为目前我国出土的第一个大型古渡口遗址铁制文物。出土有4尊铁牛、4个铁人、2座铁山、1组七星铁柱和3个土石夯堆。  相似文献   
5.
温泉城,即为经国务院审批的天津市宝坻区京津新城。此城位于京津唐(山)三市中心腹地的宝坻区的中心,距三市最长车程不过一小时,车过宝坻城区南行,顷刻间左侧美景绵延映入眼帘:在深秋的浓绿、火红、金黄、浅褐等五彩缤纷的百木之叶层层簇拥中,斗拱飞檐仿古建筑大觉禅寺、玉佛宫,现代楼群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承袭我国隋唐建筑风格的日式帝景温泉度假村.西式风韵的圆形尖顶组合五星级凯悦酒店大楼等接踵而至,在朝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6.
艾芜的成名作Ⅸ南行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除了他那富有想象力的异域描写外,还有其在滇缅边地的独特体验。而正是由于特定条件下的独特体验让艾芜的小说在生命力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可以说生命意识已然是艾芜小说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与金融结合已经成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的重大引擎。为促进赣南地区科技型企业了解金融、掌握金融工具,加大金融对科技的支撑力度,"科技列车赣南行"活动专门设立了金融与科技对接板块,包括科技金融政策宣讲与培训、科技企业创新项目展示会、科技与金融对接洽谈会、投资机构实地考察意向企业等一系列活动,在赣南苏区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
方草创作谈     
党禺 《广东经济》2015,(3):91-93,90
"居士寻墨泪未干,杏花消息雨声寒。谁言书到二王尽,万里南行眼界宽。"这是我在新世纪之初,移居到广州后的心境自述。时代就像一台巨大的离心机,考验着每一个人的人格定力。艺术家难以置身世外,该如何抗拒物质走向丰富、精神走向饥荒的堕落?该如何坚守古圣先贤在笔墨之间留给后人的风骨和怀抱?书法的传承,该如何超越点画线条,去追寻传统的精神,从而实现属于当下的自我表达?  相似文献   
9.
伍松乔 《中国西部》2014,(19):76-89
<正>三次南行艾芜1925、1961、1981年先后三次南行,纵跨半个多世纪。绵绵不绝的南行情结,贯穿其一生。艾芜在他的《漂泊杂记》中说:"一提到漂泊,却依旧心神向往,觉得那是人生最销魂的事。"在《南行记续篇》后记中又写道:"南行过的地方,一回忆起来,就历历在目,遇见的人和事,还火热地留在我心里","我始终以为南行是我的大学,接受了许多社会教育和人生哲学,我写《南行记》第一篇的时候,所以标题就是‘人生哲学的一课’"。不是旅行,更非旅游,而是一个青年的"致青春"、一个老人的"致  相似文献   
10.
南行诗抄     
《北方旅游》2001,(11):35-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