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29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13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中国房地产》2004,(11):32-33
51、已经设定抵押的房产是否可以转让? 转让抵押物应当适用于《担保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即抵押人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5.
让与通知是债权转让进程中的核心,它关系到整个债权转让能否顺利进行。然而我国《合同法》对于让与通知的规定却仅寥寥数语。虽然债权人基于债权的财产性可以进行任意处分,但是此时处于弱势地位的债务人的权益如何来保障呢?而且作为受让人,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债权?所以,文章将从债权让与通知的性质、主体、效力三个角度来深入理解让与通知的意义,从而更好实现让与通知的价值。并且针对我国现有法律的不足提出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程娜娜  邢倩 《魅力中国》2011,(11):152-152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涉及到民法财产所有权的静态安全与财产交易的动态安全保护的优先与取舍.对于保护善意受让人的利益,保护交易安全,保护善意无过失的交易者的利益,促进社会商品流通,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社会物质财富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所有权及其他物权取得的一种特特殊方式,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将其占有的或登记的动产、不动产或者其他物权,交付给受让人或者变更登记后,若受让人在受让该动产或者不动产后者其他物权时是善意的,则可取得物之权利,原所有权人不得要求返还。当前,各国在立法上普遍均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对于该制度的理论研究也达到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阶段。但是,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上的差异,法律的相关规定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9.
一、债权让与通知的效力对于债权让与通知的效力,各国规定可分为两种观点:(1)通知对抗主义,以法国、日本为代表。此观点认为让与人与受让人达成债权让与协议时,债权即发生移转,效力及于双方当事  相似文献   
10.
如果随便问一个中国人,哪些财产属于国家财产,他可能很难回答上来。在我国,凡是法律规定不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在法律上都属于国家财产。这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的财产观念。在西方国家,凡是不属于国家所有的,都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