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7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文娟 《品牌》2014,(9):102-102
古汉语(文言文)是脱胎于口头语言的,可以设想从书面语还原出古汉语的原貌来。先周发祥地在邰地,但先周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是在陇东(古"邠"bīn国)度过的,历经500余年。其间公刘、庆节父子在"京"地(今甘肃宁县)建立了古邠国,汉语书面语的源头在邠地,正宗的基础方言是先周语言(陇东方言)。先周语言是先周部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语言,是广义的关中方言,它的灵魂是陇东方言。先周语言(陇东方言)在汉语中的地位,一言以蔽之,它在汉语中居宗主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文分词是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研究范畴,当前关于古汉语的分词研究尚有待探索。文章基于条件随机场(CRF)模型探究了古汉语文献的自动分词,并设计了2组对比实验,对包含有27部经典先秦典籍的古汉语语料库进行了词性标注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3.
“科学”可谓近现代文化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同时,也是我们如今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之词。 在古汉语中,并没有与近代重要概念之一的“science”相对应的词。而“科学”一词却是古已有之。不过,其含义与现今截然不同。冯天瑜在《新语探源》一书中指出:“古汉语中的‘科学’,典出南宋陈亮《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  相似文献   
4.
异读是古汉语的一个重要语音现象。造成异读的主要原因,一是通用假借、古今字、外来语用字以及古书注解相沿所致,二是异词同字采用“破读”所致。异读字一类是同韵不同声的;一类是同声不同韵的;第三类是声调不同的;第四类是声韵都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5.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邀请,为《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撰写专栏。这个专栏写作的灵感来自通向故宫的太和殿的"太和门"。或许现在人们觉得"太和"这个名称没有什么稀奇,其用词也是古汉语,已不在日常表达中使用。但是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看,这个命名包含着中  相似文献   
6.
刘滨 《魅力中国》2009,(17):89-89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传承民族文化,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应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相比现代文,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要淡一些,感悟能力要弱一些。基于此,长期以来,老师教学总怕学生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荆贵生教授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作了评述 ,注重论述该教材的重要特色 ,并就我国古代文言应用文的发展、文体衍变 ,以及当前高师古汉语教学中如何增强文言应用文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提出了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研究中,古汉语同义词的研究作为一个重要工作,具有很大的魅力。而且,古汉语同义词形成规律,加强现代文化与古文化的交流。为了加强了解,本文主要针对古汉语同义词形成的原因与途径进行了简单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关峡苗族平话的特色词从多角度展示了它与古汉语源远流长的血脉关系、语言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土气浓郁的民俗风情化。  相似文献   
10.
刘思雨 《品牌》2015,(1):136
我国汉字的发明和使用记录了年代变化和人文环境的进程,从古到今,除去形体结构的变化,汉字的用法和意义也随着历史和人们思想而发生变化。在古文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假借字和通假字,本文从假借字和通假字的定义与异同入手,分析两者的使用和变化特点,以期对学习和理解古汉语提供有利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