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4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兴庆 《魅力中国》2014,(17):85-85
近几年,在合拍片风光的背后,是香港电影引以为傲的各种类型片仍然没有走出低谷;2000年之后,虽然也有《无间道》《功夫》《叶问》等不断地注入强心针,但只能让港产片雄起一时,而难掩颓势。而香港电影和大陆还不同,大陆非常明显地分出了商业片和文艺片阵营,你方唱罢我登场,东方不亮西方亮,而香港电影的坠落是整体性的,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吕峥 《创业家》2014,(12):98-102
正如果有10亿美元,袁哲会成立一家类似传奇或狮门影业的制片公司,专拍科幻与奇幻片。七年前,刘循子墨在他的学生作业《五点》里担任副美术,同级的姚婷婷身上的标签是团干与学霸。而现在,前者凭借《万万没想到》声名鹊起,后者则是掌镜搜狐力推的自制剧《匆匆那年》的新生代导演。与此同时,袁哲的影视公司云之巅才刚  相似文献   
3.
正印度每年的影片发行量、观影人数、电影从业人员数等均居全球之冠,除仅次于美国电影业外,无论在电影产量和电影票房收入上都优于其他任何一国的电影产业。印度与我国在地理、文化、经济上具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如两国同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庞大、地处亚洲文化圈、具有  相似文献   
4.
合拍片,作为一种新的电影生产方式,在当代发展的已经非常迅猛。尤其是近些年来,香港地区和内地在合拍片上的合作,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然而现实总是很残酷,目前的香港内地合拍片面临着审查制度等的严峻考验;在未来的出路上,也需要中国的电影人不断的思考、探索,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自中美电影协议公布后,中美合拍片在近几年愈发火热。续2013年国内娱乐业巨头D M G与迪士尼合作拍摄的钢铁侠在全球收获12亿美金,在国内狂揽6亿人民币票房后。2014年夏天,中国电影业又发生了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由美国派拉蒙影业和中国电影频道合拍的《变形金刚4》以近20亿的票房收益,再度刷新中国票房。中美合拍片俨然已经是产业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王芳 《中国报道》2014,(5):102-102
合拍片应有自己的特色,有历史也要有文化,如果改变了其特色就失去了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香港内地电影合作历史与现状的梳理与分析来探讨香港电影北上面临的生存环境与可能的突围方式,并对香港电影北上的未来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香港时间表     
张炎炎 《走向世界》2007,(16):91-91
下午5点,街道上飘起小雨,我坐在影城一角,百无聊赖地听一个狂热的黑帮片迷向我吹嘘《天堂口》.新一代年轻导演陈奕利在美国出生并长大,目前在北京定居,他说自己是地道的中国人,但因为有师傅吴宇森这层关系,我更愿意把这部合拍片看作是港产片.  相似文献   
9.
<正>台湾自2010年与大陆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后,即将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列为两岸经济互通交流的重要谈判议题,历经2年多谈判,2013年6月21日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正式签订。由于协议范围牵涉甚广,再加上服务业占台湾岛内生产总额(GDP)将近70%,因此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签署,成为近来岛内最受瞩  相似文献   
10.
陆一夫  许鞍华 《新经济》2014,(27):22-22
曾经让无数观众笑中带泪的香港电影,伴随着一代华人的成长,留下了无数经典的镜头和回忆。但近年随着两地合拍片的发展,关于香港电影没落的争议越来越多,有人甚至直言,香港电影己死。带着这个疑问,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接受了《新经济》的采访,分享了她对香港电影的看法以及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