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52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38篇
综合类   13篇
贸易经济   20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投债发行至今,未曾出现一笔公开市场的违约。城投刚兑的信仰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但是究其根本,城投债还是属于信用债。作为信用债是有信用风险的,这也是其与利率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那么城投债会不会违约、该不该违约、能不能违约,答案看似显而易见,又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2.
城投债的出现和发展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不可持续性等缺点遭遇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其实质的分析,认为城投债应当向规范的市政债券发展。提出了城投债向市政债券转化的相关财政体制安排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方债务的成因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以来,迅速膨胀的地方政府债务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笔债务不仅数额巨大,而且发债主体分布广泛,大到省市、小到区县都有涉及,如果发生大规模的偿债困难,就可能会引起我国的次货危机.本文通过我国债券市场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和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债方式,得出地方债务的成因及风险,并在最后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34个大中型城市2008-2012年的面板数据,以地方政府发行的城投债为测度地方债务的指标,研究地方债务对城市房价的影响.结果发现34个城市在平均意义上,城投债对住房价格有显著推动作用,但是当以财政税收更为充裕的京、沪、津、渝及4个计划单列市为样本分析时,城投债对房价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以一般省会城市为样本的回归估计表明,地方房价高度依赖于城投债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地方政府消极执行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意味着今后中央在调控房价时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  相似文献   
5.
王勇 《生产力研究》2011,(11):123-125
文章在综合评价城投债信用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对KMV模型进行改造,并有效度量武汉市城投债的违约风险,最终测度"十二五"期间武汉市城投债合理发行规模。  相似文献   
6.
王勇 《商业时代》2011,(32):64-65
本文在对比分析城投债信用风险的基础上,以KMV模型为基础,构建城投债适度规模测度模型,并以上海市1978-2010年相关财税数据为基础,有效度量"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城投债合理发行规模。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化解这一"灰犀牛"风险对于经济系统稳定向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PPP项目模式初衷是为了缓解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但实际运营过程中却成为地方政府变相举债、满足融资需求的工具.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性GMM模型,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与PPP项目规模之间...  相似文献   
8.
徐升艳  郭行 《经济经纬》2022,(6):128-139
基于2010—2017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从土地要素的视角考察撤县设区改革对城投债发行的影响。研究发现:撤县设区显著促进了城投债发行,撤县设区的城市城投债发行金额上涨了30%~34%,发行概率上升了56%;机制分析发现撤县设区主要是通过增加招拍挂土地出让收入促进了城投债的发行;异质性分析表明撤县设区只对当年未发生官员变更、位于中西部地区以及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之前的样本城投债发行有显著的影响。基于以上结论,应该加强地方政府融资约束制度建设,调整央地财税关系并完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市场化配置建设用地指标。  相似文献   
9.
浅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璞 《中国经贸》2010,(8):127-128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2009年的经济刺激政策的背景下出现井喷式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政府性债务的隐患。本文研究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现状和债务风险,并提出了应从完善制度着手,通过适当的改革措施加强对融资平台的监管,以化解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0.
黄旭良 《中国外资》2011,(4):1+10-1,10
2009年以来,迅速膨胀的地方政府债务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笔债务不仅数额巨大,而且发债主体分布广泛,大到省市、小到区县都有涉及,如果发生大规模的偿债困难,就可能会引起我国的次贷危机。本文通过我国债券市场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和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债方式,得出地方债务的成因及风险,并在最后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