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72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财政金融   3735篇
工业经济   8816篇
计划管理   15873篇
经济学   5058篇
综合类   2443篇
运输经济   570篇
旅游经济   241篇
贸易经济   31687篇
农业经济   1913篇
经济概况   7463篇
信息产业经济   238篇
邮电经济   435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30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473篇
  2020年   611篇
  2019年   634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529篇
  2016年   810篇
  2015年   1403篇
  2014年   5114篇
  2013年   5809篇
  2012年   7247篇
  2011年   8102篇
  2010年   6936篇
  2009年   6515篇
  2008年   7332篇
  2007年   5421篇
  2006年   5183篇
  2005年   4739篇
  2004年   3729篇
  2003年   2664篇
  2002年   1756篇
  2001年   1223篇
  2000年   743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产业链与供应链的深入与完善,以品牌认同为引领的价值创造再一次引起关注,基于"生产商-经销商-终端商"三位一体的价值共创思维是重塑品牌形象强化品牌认同的关键.研究认为:经销商层面中人口基数、人均可支配收入、配送能力等是实现价值增值的因素,生产商层面中市场费用支持、分销政策支持、品牌战略提升是促进价值提升的关键,终端商层面中客情维护、货龄管理、品牌维护是保障价值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珠电燃料公司品牌建设实践做研究,为燃料物流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了一个实例,也可为相近类型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众健康传播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与大众健康相关信息传播的观念与行为的总和.大众健康的传统认知和新见解主要有亚健康、 治未病、 心理调适.健康传播的服务对象,是为个体、 组织和公众提供健康信息;传播内容主要是疾病预防、 健康促进、 健康政策、 商业以及提升社区中个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等信息.大众健康传播主要采用大众传播方式进行,媒体选择采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4.
《品牌》2018,(2)
本文以"山西科学讲坛"为例,阐述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播科普活动,将其打造为特色科普活动品牌。笔者主要从市场定位、热点话题、有效互动、宣传渠道、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科学讲座等科普活动的品牌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前,景区旅游发展迅速,景区旅游市场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逐步上升到了品牌的竞争。然而大多数的景区都处于"有品无牌"的阶段,松花湖旅游景区亦是如此。本文基于景区品牌塑造理念出发,探讨松花湖旅游景区发展状况,提出相应的品牌塑造策略,旨在提升松花湖旅游景区的品牌象形与品牌影响力,达到松花湖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7.
季同 《现代工商》2021,(1):76-77
近年来,在崇明区工商联的精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崇明区中兴镇商会以创建“四好”商会为契机,根据商会的特点分类施策,积极打造“一会一品”特色品牌。其中五味学堂"项目品牌深入人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将“党味”“鲜味”“趣味”“乡味”“品味”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8.
多元化的高校孵化基地对接地方化双创发展中,因发展方向不确定、服务功能不精准、运作模式不具体,使得在培养人才、创业成功率、经济回报方面都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基于省级示范型高校创业孵化平台,来研究与地方化双创工作对接的高质量创业人才,并将创业人才引导到地方化经济产业中来,为地方区域化经济发展创收,解决地方化就业问题,提升地方创业经济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对国内各产业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就会发现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中国常被称为"廉价劳动力"产出地,我们可以用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制造商品,却不能在销售分一杯羹,中国在以往,甚至现在的大多数企业还处在"微笑曲线"的底端。我们必须创造"中国品牌",掌握自己的品牌自信,这将是我们走向世界市场舞台中央的最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