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16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15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目前物理教育的现状,为了更好地发挥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特有功能,本文认为应该进一步增强物理学史的严谨性,增进物理学史的完整性,发挥物理学史的人文教育功能并拓宽物理学史的教研环境,从而要求加大物理学史的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2.
3.
马佩连  李舒婷 《商》2014,(48):88-89
阿芒·马特拉和米歇尔·马特拉合著的《传播学简史》是一部篇幅不长但极富特色的传播学历史著作,其涵益内容丰富、视野宽阔。无论是内容的选择、组织方式,还是叙述、阐释上都具有鲜明特色:一方面表现出马特拉作为著名的批判学派传播学者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立场,另一方面对传播学的美国“主流”观有所消解,以呈现全球视野下的传播学学科的源起与发展。此外,无论是从篇章的分配还是从作者对材料的选择和叙述上,都可以看出马特拉对传播学发展背后的“控制”的关注、忧虑和批判。  相似文献   
4.
在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传播研究中,除重视文本研究外,还应在研究方式方法上做到多向度、多层次考察。主要包括以下:掌握文献资料和书本以外的信息;与中国其它地域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文学,以及中原地区的文学加以比较;运用传播学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并结合一定的文学史、文献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理论方法;注重现有博士学位论文对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成果与结论;注意东北地区的文学年鉴,以及个性化资料的搜集和采取。同时还应注意文化概念和东北的地理性概念,以及近代、现代、当代一类时间性概念,以及理论框架、其他史料建构、文本框架与特色的确定与阐述。  相似文献   
5.
陶志军 《魅力中国》2010,(24):38-39
中国人素来讲求“以史为鉴”,“以史明理”。把化学史渗透于知识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以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之成为真正优秀的化学人才将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拉瓦希与化学革命的必然性的初步研究来说明化学史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引起高中化学同行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是人类文明的朴素感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美德。物理教学中,特别是在量子物理授课过程中引入相关历史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阐述了科学爱国主义教育的个别误区,讨论了在量子物理课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和注意事项,并基于几个典型案例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7.
物理教学在高职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论文从高职生的现有特点出发,同时结合物理学史在高职物理教学中所具有的作用,提出了高职物理教学中物理学史的应用策略。该研究对我国高职物理教学有一定的理论与教学实践方面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中国修辞学史的分期是研究中国修辞学史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家意见不一。分期应该坚持本体论和简单化原则,可分为孕育期、初生期、成长期、成熟期。  相似文献   
9.
《宁波经济》2004,(9):48-48
近年在宁波社会科学界,钱茂伟教授可谓是活跃人物之一。先看一下他在2003年的成果与活动表:5月,《明代史学的历程》作为中国史学会主办的“东方历史学术文库”优秀博士论文之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7月,《明代史学编年考》获宁波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0月上旬,参加教育部史学理论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的“20世纪中国史学与中外史学交流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史培军是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领域的专家,重点研究区域环境演变、区域自然灾害、遥感与GIS在区域资源与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并任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他于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对国家、对民族、对整个社会而言,综合灾害风险管理都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理应引起各方面的重视。[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