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05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5篇
财政金融   1763篇
工业经济   698篇
计划管理   3140篇
经济学   1941篇
综合类   1042篇
运输经济   107篇
旅游经济   18篇
贸易经济   2325篇
农业经济   790篇
经济概况   1975篇
信息产业经济   59篇
邮电经济   58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364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398篇
  2014年   974篇
  2013年   1084篇
  2012年   1302篇
  2011年   1214篇
  2010年   975篇
  2009年   947篇
  2008年   1034篇
  2007年   723篇
  2006年   616篇
  2005年   655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结构特征与实践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晋祎 《改革与战略》2021,37(10):40-4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同富裕逐步从价值目标转变为实践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推进共同富裕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从历史逻辑来讲,新发展阶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具备了制度基础、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等条件之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从内涵结构来讲,受益群体、基本内容、实现动力、推进过程等构成了理解共同富裕内涵的四个维度.从实践路向来讲,需要重点考虑三点: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支撑促进各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为共同富裕提供全要素循环支撑;二是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体系,为共同富裕提供全方位民心支持;三是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分配体系,为共同富裕提供全链条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3.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产业成绩卓著。但也仍存在诸多问题,譬如:建筑产品建造的绿色化水平不高;信息化建造处在探索阶段;建筑品质有待提高;国内建筑产业规模难以为继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建造。我国建筑业增长速度持续下降,发展接近饱和,建筑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开拓海外市场,用国际化市场占有增量来弥补国内需求的减量,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山西农经》2020,(3):153-153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年伊始,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出台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建立动态清零监测机制。紧盯贫困大病患者、残疾人、单老双老户三类特殊群体,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把帮扶措施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不让一个低收入家庭孩子因病因残辍学失学。  相似文献   
6.
实现企业法治管理是践行"依法治企"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企业管理理念、养成现企业管理思维的有效方法,具体路径可以沿着"建章立制、有据可依"、"严格管理、率先垂范"、"以人为本、公字当先"三个方向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7.
周媛 《山西农经》2021,(7):23-24,28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以县域为单位的产业选择与分布不仅遵循经济原则,而且“不出事”“完成任务”以及“打造亮点”等社会逻辑对产业选择布局有重要的影响,并且这些逻辑会相互转换。县政府作为县域的行政主体,在产业发展的实践中为何要干预、为何能干预、如何影响产业发展,是研究产业兴旺时必须厘清的问题,是理解县域产业选择和布局的重要视角。论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产业选择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9.
10.
公共政策网络评论是网民政策态度表达的重要途径。文章对近年国内热点政策的网络新闻跟帖进行分析,从网民的政策跟帖评论中探究公共政策网络评论的特点与逻辑。通过对公共政策新闻跟帖的时间、态度倾向、发言理由的分析,发现公共政策网络评论具有评论时间高度集中、政策态度多元、表达策略趋于理性的特点;公共政策网络评论形成的一般逻辑是解读政策动机,思考政策的正负面影响,从政策有利条件和阻力两方面分析政策可行性,以及从政策自身和其他相关配套政策两个角度提出政策优化建议。政府应高度重视公共政策网络评议,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吸纳网民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