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0篇
工业经济   15篇
计划管理   80篇
经济学   34篇
综合类   7篇
运输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60篇
农业经济   31篇
经济概况   9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国普很能说,也很敢说:这是采访他时最直接的感受。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老大企业,作为中国外资企业中利税老二.肖老板说话自然有他任意挥洒的资格,也有他实话实说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实践证明,旅游业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旅游业是“兴地富民”的“朝阳产业”;旅游业是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实施扶贫攻坚战略的产业;旅游业是实现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龙头产业;旅游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地处西部的崇左市民族地区应审时度势,从比较优势和潜在后发优势出发,把以“生态为衣、文化为魂、民族为体”的旅游业摆在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的战略发展位置,  相似文献   
3.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立足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局,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从更高站位和更宽视野,审时度势做出的科学抉择,也是福建区域定位的现实选择。南靖,作为一个闽南的山区县,如何找准定位,创新思路,破解难题,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近日,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南靖县委书记吴景辉。  相似文献   
4.
基于世界金融危机来势凶猛,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推出提振经济、惠及民众的十条新政.这不仅反映了国家在非常时期.因地制宜地推出积极的财税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而且也凸显出国家在利用宏观政策工具上.越发显得娴熟和沉稳。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五莲县粮食局顺应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审时度势抢占工作制高点,转换职能,积极稳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全心全意为农服务,敞开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集中全力抓好招商引资,重振了昔日雄风。  相似文献   
6.
面对长三角的快速崛起.农总行党委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整合系统资源.连续两年召开16城市农行合作发展联席会议.并主持签订了长三角16城市农行产品创新与共享、个人业务、市场营销与信贷管理联动三份合作协议。推动建立农行区域合作、信息共享、联动双赢的新机制。但随着人世保护期逐步缩短,金融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农行竞争优势还不明显,应对外资银行挑战的准备也不够充分。当前应重点研究如何提高农行核心竞争力,这是市场竞争中最关键最有实质性的问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7.
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关系江苏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本文回顾了江苏沿江开发一年来取得的成就,进一步分析了沿江开发的战略意义,阐述了沿江开发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着重对沿江开发战略在加快推进苏北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潘又弟 《现代企业》2005,(10):53-54
企业要持续发展,保持长盛不衰,不但要有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的战略目标,而且还要通过管理者的提倡、实践、推动并形成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企业有无自己特有的先进文化,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并保持朝气和生命力。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企业,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着力培育自己的企业文化进而形成企业特有的核心竞争力是近十年来潜心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的。审计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而环境是由许多因素组成的,每个因素都有其自身的运动方式和轨迹。因此,审计环境呈现出不规则的动态变化。审计必须采取措施,监视和预测周围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准确、细致地认识和把握审计环境,充分认识到“审计环境=审计创新机会 审计风险”,以便使审计工作能审时度势,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指针。但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各地农村的基础条件参差不齐,发展状况千差万别,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很多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易使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弯路”、“走岔路”,有的甚至容易偏离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走错路”。对此,我认为,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初使阶段。正确处好以下五种关系,对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