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14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40篇
财政金融   3232篇
工业经济   2534篇
计划管理   3441篇
经济学   3077篇
综合类   1134篇
运输经济   148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11945篇
农业经济   1546篇
经济概况   5048篇
信息产业经济   48篇
邮电经济   48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460篇
  2015年   699篇
  2014年   1578篇
  2013年   1494篇
  2012年   2259篇
  2011年   2347篇
  2010年   2542篇
  2009年   3437篇
  2008年   3207篇
  2007年   2202篇
  2006年   2235篇
  2005年   2211篇
  2004年   1496篇
  2003年   1210篇
  2002年   659篇
  2001年   494篇
  2000年   466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1篇
  19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浩  杨红蕾 《财贸经济》2021,42(6):119-132
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形式,专利为创新产品中无形资产的专有权利提供了正式保障,是推动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上移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日渐增多.在此背景下,布局海外专利对保障中国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关于中国专利出海的研究较为鲜见.基于2001-2018年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层面的出口和专利申请数据,本文考察了出口对中国海外专利布局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出口显著地推动了中国在海外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地理距离在其中表现出调节作用且在制度维度上表现出异质性.具体而言,在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较高的国家,地理距离会进一步放大出口对海外专利申请数量的促进作用;而在遗传距离和文化距离邻近的国家,地理距离则表现出负向调节作用.另外,"一带一路"倡议也促进了出口对中国专利出海的影响.在当前全球贸易环境较为动荡和中国出口产品努力走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背景下,本文的经验证据对推动中国以专利为代表的无形资产海外布局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3.
4.
施逸 《中国邮政》2015,(3):60-61
占地6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浙江金义邮政电子商务示范园,位于金华市金义都市新区。笔者在此采访时正值2014年岁末,这里的邮车和各类货车进进出出,十分热闹。园区内的邮件收寄现场,一件件电商包裹正"排队"通过安检机,等待集中收寄封发。2014年投入运营的这一项目,在浙江邮政乃至全国邮政影响力巨大,被评为第四届浙江邮政创新成果一等奖。在忙碌的人群中,笔者见到了示范园项目分管领导张伟伟的身影。  相似文献   
5.
6.
7.
8.
文章利用2002~2014年中国对120个国家提供的援助与受援国出口数据,研究了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对外援助促进了受援国对华出口规模扩大,提高了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这对于提高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和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来说都是有利的,符合中国对外援助"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异质性检验发现:中国对外援助促进了符合受援国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产品,尤其是中低端制造业产品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但并未促进农产品等非制造业产品以及初级品和资源品等制造业产品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从而较为全面地驳斥了西方国家提出的"资源掠夺论"等负面观点;中国对外援助不仅促进了非洲国家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非洲以外其他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中低收入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中国"促贸援助"并未显著促进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受援国工业发展在中国对外援助促进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提升方面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
10.
吴红光 《新财经》2004,(9):102-105
家电连锁专卖企业的规模优势,注定这种商业模式未来将比其他业态更具竞争实力。而向资本市场成功迈出关键一步的苏宁,无疑具备了“更大更美”的强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