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9篇
工业经济   20篇
计划管理   80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28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4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5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暗示>能够引发多方面的讨论,一在于它似乎高深的文体尝试,二是散落在各个短篇中的议论几乎涉及了时代所有的重大主题.文体实践带有寓言性与象征性,作品正是以这样的美学形态体现着后发国家文学的特殊境遇.  相似文献   
2.
3.
智慧明灯     
《广西经济》2004,(10):42-42
  相似文献   
4.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渔夫在河里打鱼。他一直把网撒到了对岸,拦住了两岸之间的河水,接着又用麻绳栓了块石头,不断击打水面,搅浑了整条河的水,吓唬鱼群,使之慌忙逃窜,纷纷钻入他的渔网。渔夫也很快就满载而归。  相似文献   
5.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信息化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这个"化"的过程中,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新旧管理模式的磨合,必然会激发出不少的矛盾,也就必然会形成一些不可避免和不容忽视的误区和问题.这些问题让习惯了传统管理模式和思维定式下的企业管理者们一下子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的确并非易事.如何把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语言透彻地表述出来,我们的古人早已深谙此道.古人阐明道理很善于运用寓言故事,着墨不多,却令人茅塞顿开.所谓寓言就是寓深刻的道理于浅显的语言中,它多从反面角度揭示矛盾,既形象生动而又深入浅出.本文试图通过几则大家非常熟悉的寓言编撰成故事新编,或许会达到一些靠说教式的理论文章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该文针对先秦庄列寓言,通过对其作品中寓言的对比分析和理论阐释,概括归纳出庄列寓言所独具的个性化特色,使人们对先秦庄子和列子的寓言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以见出诸子文学乃至先秦文学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7.
马没有帮助一同驮物的驴,结果造成自己负担得更重。富裕的地区如果不去帮助邻里的贫困地区,结果又会如何呢?  相似文献   
8.
梁小民  晖晖 《新智慧》2005,(11):14-14
自从金钱成为财富,人类社会就演出了一幕幕悲喜剧。凡夫俗子在追逐金钱的同时,既推动了社会进步.也引致了无数罪恶。追求精神满足的圣贤们把金钱作为万恶之源,由他们所编撰的寓言都以排斥金钱为宗旨。公元前一世纪成书的古印度寓言集《五卷书》中的“痛苦的金钱”正代表了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9.
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是我母亲,我最爱的是我闺女。我闺女今年6.8岁,上小学一年级,小名多多,天真无邪,娇憨可爱,曾因两岁时陪我参加我的一次同学聚会,听大家老曹、老范叫的热闹,遂自称老多,于是成名。跟所有的母亲一样,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她的妈妈并非情愿地从排行榜冠军的位置退到了第二,这很无奈。记得大约在2005年的冬季,有天晚上,老多忽然一本正经地要和我谈谈:你已经很久没给我在睡前讲故事了(其实也就三个月),以前你每天都讲故事给我听,现在变了,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我当时大惊。她说的基本属实。记得大约从她1岁开始,我天天晚上读故事给她听,民间故事、365夜、格林童话、葫芦娃、哪吒传奇等等,的确讲过不少。也就是从2005年9月她上小学开始,作业功课压力,加上自己工作的调整和时间关系,睡前讲故事在不觉中废除掉了。那天听了她的申诉,我好久没入睡,琢磨了挺长时间,决定还是应该恢复过去每晚睡前的功课。  相似文献   
10.
"无为而有为",以无用做大用,这是道家一贯倡导的人生哲学。庄子在《人间世》中讲述的"栎社树"寓言,就生动展现了这种哲学思想。从人才观视角品味这一寓言,我们仍可从中领悟到益于人才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启示。庄子的寓言是这样说的:从前有个姓石的木匠到了齐国的曲辕,看见一棵被人当作神社的栎树,树冠大到可遮蔽数千头牛,树干足有十丈粗,树梢高临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