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篇
信息产业经济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颐武 《中关村》2014,(4):96-96
我的新书《年轻时——张颐武解说人生警语》出版,这部书是我近年来对人生警语的解读阐释的文字的结集,主要选自我的微博。这些文字多数有一个程式,就是常以“年轻时”开头,以“古语说”引一句古语结束。在微博上,这样的文字也受到了不少年轻朋友们的欢迎。他们觉得这些文字对于他们的人生多少有些参考的作用,让他们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
也许,人们最初从文学评论开始认识并了解张颐武的,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中国文学的“黄金岁月”.人性回归.理性启蒙.自由尊严,民主价值等等这些人文思想.无一例外都是从文学这个“出口”火山一般地爆发出来。虽说其间有过几回冷风霜雨.有过几次跌落曲折.但文学始终是学者文人以至芸芸众生谈论的话题和“中心”。作为北大中文系的年轻俊才.张颐武当然不会置身于这个“中心”之外.  相似文献   
3.
花开化落,高速发展了十几年的中国房地产业住深度调控的背景下也面临着盛极而衰的困境。只会建房子不会建好房,不能理解和适应新生一代对房子的需求,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企业就可能被市场无情淘汰。初秋时节,知名专学者与业内人士共聚海尔地产集团主题日论坛把脉中国房地产业现状,前瞻未来发展趋势,共同为中国房地产业转型升级求解。  相似文献   
4.
王征 《中关村》2009,(11):88-89
北大教授张颐武在评述袁腾飞时。认为他的风格同易中天和于丹有所区隔。是以一种麻辣的、充满了周星驰“无厘头”的语言风格来讲述历史,比上述两位更加强烈地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5.
如何超越仰视和俯视的心态,用一种平视的心态观察世界和自己,就是我们当下需要努力的。最近,人们在热议中国人的形象问题和中国人的自我认知问题,引发了高度的关注。人们一方面感受到了中国的高速经济成长和社会发展,让中国人在世界上更加引人注目,也更加具体生动;另一方面,人们也感受到在其中所呈现的诸多"形象"问题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此次选派党外人士挂职,就是中央深改小组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这一重要指示的具体落实。近日,施一公、张颐武等八名高层次党外人士将到北京市政府各部门挂职担任副厅局级领导职务的消息一经公布,就引发社会热议。这八人都是各自行业的领军人物,此番集中挂职岗位规格之高,挂职人员层次之高,在全国少见。北京市政府为何要把这些"牛人"招至旗下?  相似文献   
7.
在火车上接到朋友的电话,他对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个孔子都有效果.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的言论很气愤。  相似文献   
8.
入世十年之际,"入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成为人们关注和思考的焦点,本刊应读者要求推出专题,探讨中国入世十年企业文化的嬗变。入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包括了农业、金融、服务、电子信息、制造业等等现代经济体的每一个层面,其中,也包括了文化。  相似文献   
9.
争取国际时尚话语权必须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时尚创意实力;二是拥有完善的整体时尚系统;三是要有广泛融合的国际时尚文化、商业平台。  相似文献   
10.
张颐武  CFP 《中关村》2006,(6):112-113
著名文化批评家张颐武,是一位关注现实世界、对于新锐思想和现象非常敏感的公共知识分子,是全球化、新新中国等新思想的倡导者。作为本刊特邀主笔,他曾发表过多篇文章,对文化、教育、经济、科技等领域的热点人物和事件不乏深刻见解。张颐武关于中国文化亟待走向世界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肇起于半个月前的“断章取义章孔风波”,显然是对这位学者的误解和中伤。本文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事情的原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