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近几年来,社会上道德缺失的负面新闻不断地被曝光,给社会狠狠地扇了“一记耳光”.面对令人寒心的道德事件,我们不禁思考,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道德的时而的缺失究竟是人性的退化,还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一切,重拾社会道德的自信?  相似文献   
2.
管理之道在于治心,运筹之法在于权变,而经营之术在于奇正。 正者,经营规律和经营常理;奇者,经营规律和经营常理在特殊情况下的悖逆运用。运用奇正之术的主导思想是“顺敌巧胜”。奇正之术的突出特点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速其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相似文献   
3.
网络"造句大赛"的流行反映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社会问题。同时,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网络造句消解了我们对于传统造句形态的认知,引起了语言范式的转变。在对诗歌语言的模仿上,也体现了一种诗意的悖逆。从文化层面来讲,又有可能演变为一种文化的软暴力。所以,对于网络造句,我们不应简单地把它为一种语言现象而进行纯粹语言学的思考,而应进行一种批评性的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4.
陈端计  汪信尊 《经济论坛》2001,(23):14-14,28
一、需要不足诊断有误。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需求不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也是理论界、实践界的政界的主流观点。但这其实只是问题的表象。中国经济的实质恰恰是有效需求强劲,只不过有效需求受到供给等方面的强有力的限制。我国目前拥有的6万多亿元的储蓄存款和作为转轨中发展中大国的的国情均决定了我国全部经营性国有资产,可以维持我国人民近两年的消费。正因如此,有学者指出,我国目前还没有资格谈刺激需求,我们需要的是破除对需求的种种传统限制。  相似文献   
5.
押静 《金卡工程》2010,14(11):63-64
中国在不断寻求法治现代化的过程中,儒家传统与现代法治之间的碰撞、交磨当之无愧地成为焦点,文章从总体上概述了儒家传统的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发现了与现代法治之间的某些悖逆,最后考察儒家传统在当代的命运,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即儒家传统是中国法治建设的精神底蕴,所以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以适应中国法治建设的要求并不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6.
特写     
《21世纪商业评论》2005,(9):i0014-i0017
商业世界中不断有成功者和失败者的身影涌现,成功者可以提供范例,失败者足以让人警醒,成败背后自有其难以悖逆的商业逻辑。  相似文献   
7.
中国刑事诉讼中,由于法官的主导地位,其裁量权的运用对案件的判决往往显得尤为关键。不断揭露的错案,纠缠不休的上诉,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法官的判决是不是以客观真实为基础,以程序法定为理念;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不是在法律的控制范围下实施。然而,法官造法,过分的自由裁量等已经成了中国刑事诉讼中不争的事实,如何正确认识并改善这一境况,当是刑事诉讼修改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种语言和另一种语言之间在词意和情感色彩方面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交叉关系,造成语言的传译在跨文化交际里的悖逆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扩大内需近三年的实践证明,凯恩斯的需要理论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均不能准确解释、有效解决中国目前的需求不足、供给过剩问题。中国目前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的实质是供给被动。扩大内需的基点选择是优化、提升供给,走供给主动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扩大内需近三年的实践证明,凯恩斯的需求理论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均不能准确解释有效解决中国目前的需求不足、供给过剩问题。中国目前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的实质是供给被动。扩大内需的基点选择是优化、提升供给,走供给主动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