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1篇
工业经济   14篇
计划管理   45篇
经济学   33篇
综合类   10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40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3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刘拓范 《经济师》1992,(7):17-18
<正>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必须不能超过居民的承受能力,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在一些学者的论文中涉及到的“承受力”,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只侧重于一方面的分析,这就有些偏颇了。我们认为,仅就居民而言,承受力是一个包涵内容十分广泛的概念。 1、经济承受力。改革是利益的再分配,触及到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必须要出现原来多得的人可能要少得,原来少得的人可能要多得。传统的利益分配具有较强的刚性,因而改变这种格局必须首先使刚性利益软化,然后再调。  相似文献   
3.
简论体育教学与挫折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适度的挫折情境,使学生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既不是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也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得,而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障碍后,才能取得成功,以此来磨练学生的意志力及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连出重拳整治,目的就是要把居高不下的中国房价降下来,让老百姓居者有其屋,在经济承受力之内买到称心房,可是,我国的楼市却伴随着道道“调控令”和“房产新政”,走进了越调越涨的怪圈。为此,中央高层强烈关注,决策部门忙于救火,地方政府冷眼旁观,社会各界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的职工在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后,其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首先是社会结构的变迁。改革使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业者率先受益,一部分干部和知识分子的状况也得到改变。而国有企业职工收入提高幅度相对小于其它阶层。第二是分配制度的改革。随着市场与资源配置作用和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其对收入分配结果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
7.
平衡财政赤字有举债和银行透支两个途径,二者可兼用。举债要视当期财政收入状况为前提,银行透支超越社会承受力一定限度将致发通胀。因此,必须关注财政赤字规模的社会承受力。从全国看,财政赤字规模---一定限量银行透支应以一定限量社会闲置货币资金的存在---社会承受力为依托。财政赤字宜用积极手段平衡。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实现经济转型,2012年我国开始了渐进式的营改增试点工作。即将推行的银行业营改增政策,会对商业银行的税负水平产生重大影响,银行是否能够承受营改增带来的税收负担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构建一个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财政当局与商业银行关于税收支付率的影响能力及其影响效果进行估计,借以度量国内商业银行的税收承受能力。本研究力求对政府谨慎稳妥、分步推进的营改增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达 《金融评论》2011,(5):1-10,123
针对近年来全国各界对通货膨胀的关切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提法,本文认为有些认识和思路值得反复理清,包括:如何界定通货膨胀及如何看待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如何匹配;中国可能期望的,也是难以避免的通货膨胀率是什么水平。文章提出治理通货膨胀要服从核心任务,应建立现实的通货膨胀观念,并在对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提法进行多视角诠释的基础上,给出了控制物价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富士康集团发生的一系列跳楼事件,将这个代工巨人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究竟是工作压力过大还是另有隐情?是个人原因还是企业文化的问题?再反观近几年华为、交通银行、移动公司等一系列的自杀事件,根源又是什么?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层次原因会逐步明朗。笔者结合富士康事件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自杀者所具有的一般心理特征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