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31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68篇
财政金融   4148篇
工业经济   1454篇
计划管理   5958篇
经济学   4891篇
综合类   2183篇
运输经济   204篇
旅游经济   44篇
贸易经济   5009篇
农业经济   2019篇
经济概况   5996篇
信息产业经济   60篇
邮电经济   108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405篇
  2022年   369篇
  2021年   494篇
  2020年   460篇
  2019年   540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398篇
  2016年   507篇
  2015年   748篇
  2014年   1933篇
  2013年   2058篇
  2012年   2492篇
  2011年   3244篇
  2010年   2815篇
  2009年   1974篇
  2008年   2414篇
  2007年   2301篇
  2006年   1751篇
  2005年   1975篇
  2004年   884篇
  2003年   907篇
  2002年   781篇
  2001年   689篇
  2000年   670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岳佳彬  胥文帅 《财经研究》2021,47(9):123-138
市场竞争在企业参与外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创新激励作用吗?从这个问题出发,文章以中国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为研究背景,从宏观治理与微观治理两个层面,政府与市场两个视角,投入与产出两个维度出发,考察参与扶贫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使用201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先从投入维度实证验证了企业参与治理会在一定程度产生"创新投入挤占效应",即上市公司参与扶贫治理与其创新投入强度显著负相关.然而,更高市场竞争程度能显著降低"挤占效应",有效发挥创新作为根本动力的激励作用;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区分信贷资源和政商关系的异质性,这种"挤占效应"在信贷资源可得性较差、政商关系水平更低的参与企业中更加显著.机制研究表明,这种"挤占效应"通过政策性负担的增加、管理层业绩压力的降低而显著提升.最后,经济后果分析发现,企业参与贫困治理虽然挤占了其创新投入,却提升了创新产出,企业创新产出的数量与质量都得到了改善,参与治理为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带来了益处.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对企业主体创新行为的理解,为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了新思考,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3.
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开发投入强度达到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持续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能源和环境指标完成省下达的计划任务。  相似文献   
4.
石评梅是近代中国追求独立自由、平等解放的先驱。作为中国近代较早觉醒的精英女性之一,在原生家庭、个人经历、社会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石评梅的女性观,其关于自我解放和妇女解放的思想和行动对当代中国的妇女解放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8.
9.
“运用基因编辑克隆杂交稻种技术育种,不但能保持杂交稻所具有的高产质优特点,而且还能省去每年大量用于制种的土地及人力、财力投入。”在谈到研究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的作用和意义时。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大食物观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分析法与辩证分析法,全面分析了大食物观的理论渊源、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研究发现,大食物观以中国传统粮食观和马克思主义粮食观为理论渊源,以食物消费观为核心、食物来源观为方向、食物供给观为路径、食物安全观为基础构成大食物观思想框架,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粮食观、把握新时代粮食安全内涵、解决国际粮食安全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最终价值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