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27篇
经济学   30篇
综合类   2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94篇
经济概况   33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殷本立  侯向阳 《经济师》2002,(9):295-295
植树储蓄是一种生产力的融合和生产关系的微调 ,是超越自然生态的人工行为 ,是更新观念、改造自然、增加收入、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现代金融意识。在创办过程中 ,要建立健全五个体系 :一是植树储蓄银行的理论研究体系 ;二是植树储蓄银行的实践操作体系 ;三是相对独立、整体开放的投融资体系 ;四是植树储蓄银行的信息支撑体系 ;五是植树储蓄银行的监督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3月15日下午,省林业厅、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联合组织了100多名热心观众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在浙江省林科院黄梅坞林区开展“民生休闲频道爱心观众林”植树活动。  相似文献   
3.
延安有个宝塔山,山上有尊“公仆”碑。在延安工作期间,常登宝塔山。上山植树,抓山锻炼,陪客人参观,究竟有多少次,连自己也记不清了。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社会》2011,(26):56-57
众所周知,近年北京频繁的沙尘天气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北京周边地区绿化水平不高和水土严重流失造成的,而丰宁县被认为是北京沙尘的“源头”之一,与北京的直线距离仅有180公里,是距离北京最近的一条风沙通道,民间有“落入北京10粒沙子中的2粒都是来自丰宁”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社会》2013,(31):17-17
金秋十月是个丰收的季节,上海神旺大酒店历经五年辛勤耕耘,迎来了它的五岁生日。在此酒店又将迈入新的征程,在酒店5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酒店总经理朱彩荣共同携手社会各界环保人士栽种象徵和平昌顺,安康祝愿之意的无患子树。  相似文献   
6.
植树造林始终是我国推进环境保护工程中关键的一项措施.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越发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日渐提升,植树造林、保护植被成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而“网络植树”的概念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开始进入传统的林业建设中.文章从“网络植树”的现象入手,分析网络的进入为林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流     
《环境经济》2010,(4):70-70
中国已有121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563.3亿株 截至去年底,中国已有121.1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563.3亿株。全国平均每人参加了10次义务植树植树43株。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让中国成为全球拥有人工林面积最多的国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评估,在全球年均减少森林面积约1亿亩的背景下,中国年均增加森林面积6000多万亩。  相似文献   
8.
资讯     
山西省旅游局局长籍振芳:把太原作为在山西旅游的大本营4月1日,太原市召开了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09年全市旅游工作,安排部署了2010年工作任务,并对2009年度旅游工作中成绩优秀的旅游行政管理单位、先进旅游景区、十佳旅行社、诚信旅行社、旅游宣传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省旅游局局长籍振芳、太原市领导张丁山、吉久昌、张玉兰等出席。  相似文献   
9.
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中,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重建是极为重要的,不但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能产生经济效益。绿化国土,改善环境,是我们党和政府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为人民谋利益的具体体现。文章从造林绿化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对植树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0.
4月11日,总局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前往北京市密云县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此次活动由总局办公厅和机关服务中心共同组织,各司局、直属单位共30多人参加了植树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