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言歇后语的形成是建立在我们的认知机制上的,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为歇后语的形成提供了理据。该文主要探讨隐喻在方言歇后语中的修辞功能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会话含意是交际过程中的一个复杂因素,为了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不同的语篇常会有意无意采用各种策略间接地表述;其中广告语和歇后语就是具有相当难度的语料。因此,本文以认知语用学中的心理模型理论为工具,研究推理过程中二者的会话含意的生成和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3.
歇后语分为两类,一类为俗语性表述,一类为用典。传统歇后语的理解一般是从修辞学的角度加以研究,徐盛桓提出的"基于心理模型语用推理"理论模型为歇后语的研究提供了认知语言学的新视角,从而可以探讨影响人们理解歇后语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广州有一句歇后语:“梁新记牙刷——一毛不拔”。这个颇具创意的广告设计者,就是上世纪30年代国内著名品牌梁新记牙刷的拥有者梁日新。  相似文献   
5.
刘航平 《人力资源》2006,(6X):56-58
企业内训中常常有这样两个场景:一个是企业外请来的培训师,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大家听得热血沸腾,且时而释怀大笑,可是听完后却感觉和企业的实际、自己的工作关联不大,留在脑海里的除了精辟的比喻和生动的案例外,再没什么了;另一个则出于贴近企业实际的考虑,尤其是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企业安排员工担任内部培训师,但要么是因为企业文化的原因,员工怕惹来招摇之嫌不愿意做内部培训师,要么是应了那句歇后语“茶壶里煮饺子——有料倒不出”,  相似文献   
6.
运用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的三个重要性质即家族相似性、与"生活形式"的不可分离性及其遵守规则,解析汉语歇后语的认知过程,可为我们阐释汉语歇后语提供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英语中的一些精辟语言,给英语的表达方式增添了不少活力,这些小品语言的使用极为广泛,学习和研究语言的人应该对其积累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翻译不只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传通和融合的过程,社会因素和文化语境是其中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歇后语作为中华文化独有的现象,在其英译时,更要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和文化语境的影响,采取合适的方法,使其字面意义、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达到最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东北人唠嗑常常喜欢说几句俏皮话,藉以增添聊天的风趣。尤其是辽沈海盖一带的老百姓十分健谈,更喜欢创造一些幽默的歇后语。评书演员刘兰芳、单田芳等人,就是成长在这种肥沃语言环境,故此吐芳。“忽悠”一词恰是流行于此地域的一句俏皮话。从字面上来讲,忽悠就是晃悠,譬如打秋千来回晃悠。在秋千回荡过程中,往往会使人头昏目眩、东西莫辩。由此引申衍生出来的俏皮话“忽悠”一词由狭义转变为广义,内涵变的十分丰富。由于忽悠的不确定属性,大大增添了聊天的风趣。忽悠具有两重性,有时是不伤大雅的恶作剧,有时则是别有用心的人达到其不可告人目的的手段。忽悠变成智力博弈中的秋千。  相似文献   
10.
老虎儿子——别看他小老虎下山——横冲直撞老虎口里拔牙——好大胆老虎不吃——没人味儿老虎生子——只一个老虎打架——劝不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