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刘三姐歌谣的源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丽琳 《科学决策》2008,(10):109-110
刘三姐歌谣是流传于岭南一带的民间山歌、歌谣的总称。刘三姐歌谣是“歌仙”、“歌圣”的刘三姐和无数壮族民间歌手长期在壮族民间传歌培育形成的成熟的壮族民间音乐主要形式之一;它涵盖了聪明善良、勤劳好歌、乐观向上的壮族人民的特征,;它是展示壮民族几千年精神文化历史长卷的重要载体,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的集中反映。它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3.
滕腾 《江苏商论》2011,(10):107-109
旅游与文化的融合问题已经引起业内学者高度重视。本文以广西崇左为个案,通过实地调查歌圩的发展状况,深入探讨壮族歌圩文化与边关旅游融合问题,据此提出"遵循一个原则、运用两种互动模式、确立三大歌圩文化旅游圈、采取四项措施"的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4.
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历时9天的2009年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活动于3月27日至4月4日在武鸣县城隆重举行.为做好歌圩保供电工作,武鸣县电业公司提早准备、精心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确保了歌圩活动正常供电,为前来赶歌圩的八方宾朋送去了晚会的精彩、夜间活动项目的光明.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带动其民族文化的保护。近年来,在民族旅游产业普遍开发的浪潮下,广西南宁武鸣县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紧紧抓住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和成功将传统节日"三月三"申遗的机遇,充分依托古朴的历史风貌、厚重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风情、秀美的山水风光等资源优势,大胆转变观念思路,积极创新发展机制,通过规划、建设、经营、推介、服务等综合措施,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用民族文化唱响旅游、用旅游展示民族文化的富民强县之路。  相似文献   
6.
歌圩是壮族人民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意为"唱歌的集市"。歌圩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虽然由于各种原因,曾遭到历代统治阶级的禁止,但也无法改变壮族人民热爱唱歌的心。本文主要从歌圩的含义、起源、发展和田曙岚笔下的歌圩等方面对歌圩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2011年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于4月8日在武鸣县城徐徐落下帷幕。在为期一周的歌圩各项活动中,武鸣供电公司守土有责,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上下联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做好保供电工作,圆满完成了歌圩保电任务,赢得了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是广西的优势资源,民族文化产业化是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平果嘹歌作为壮族歌圩的经典,是历史悠久的壮族原生态文化,具有文学上的经典性,音乐上有可塑性,传播上的普及性.在其产业化发展上,应明确平果嘹歌文化品牌的定位、专属权、市场主体;做好品牌的设计和开发;注重嘹歌文化土壤的保护,使得嘹歌品牌的打造有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广泛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歌圩作为一种历时性的民俗活动和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形成、流变、发展和传承,都与广西各民族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交往息息相关。文章基于历史文献记载和学界相关研究,通过梳理广西歌圩“乐神—择偶—宣传—品牌代言”的时代功能演变,呈现其流变的历史脉络及内在逻辑,认为重视和积极发挥广西歌圩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作用,有助于新时代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