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司马迈 《东北之窗》2011,(17):90-91
再也没有恩怨情仇,再也没有刀光剑影,再也没有昼伏夜行,再也没有狡兔三窟、伪装出奔、神出鬼没……你身无分文,也无"背景",却能敢怒敢言、敢作敢当、敢爱敢恨,手握一把"斧头",吓退杜月笙、张啸林等流氓大亨,扬名上海滩;你让蒋介石假牙疼痛难忍,叫汪精卫为你后背发凉,使戴笠为你屡遭主子的训斥,整日坐卧不安……你作为一条硬汉子、纯爷们独往独来,天马行空,横扫了大半个中国,拼杀了一生,风流了一生,奋斗了一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原载于1961年10月20日《文汇报》,作者亲身参加辛亥革命,并把经历的事实记录下来。文中小标题为编者所加。辛亥革命那年,是1911年,清宣统三年,我生34年。我既参加辛亥革命的活动,就有责任该把亲身经历的事实,记录出来,留告后人。  相似文献   
3.
石瑛逼税     
夏夏 《税收征纳》2014,(9):55-55
民国时期,有一位官员十分耿直,不畏权贵,敢于碰硬,他骂过孙科,打过戴季陶,辱过陈果夫,冒犯过汪精卫,逼过孔祥熙纳税……他就是曾任孙中山秘书、湖北建设厅厅长、南京市市长等职的石瑛。石瑛生于1878年,湖北阳新人。1924年,国民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亲定石瑛为中央执行委员,此后为历届中央委员。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曾进入国民党的核心领导层,担任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兼国民党中宣部代理宣传部长这样的要职。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1923年,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推动下,决意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召开了以改组国民党为中心内容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根据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  相似文献   
5.
胡哲峰 《环球财经》2009,(10):121-121
第一个故事,是一个外国记者听到的。说是“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回到南京。他的朋友、部下,纷纷前来祝贺他侥幸脱险。此刻,蒋却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如果我因为生病,或因为别的什么不幸而下野的话,你们猜我会提名由谁来接任我?”于是,这些人就都装模作样地猜起来。有人猜是程潜,有人猜是汪精卫,有人猜是孔祥熙。但蒋介石都摇头说不是。  相似文献   
6.
王怀洲 《改革与开放》2013,(6):182-183,185
中山舰事件以前,孙文主义学会就有几次说蒋介石已发动政变,但却没有发生。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几次向共产党让步,是有原因的。  相似文献   
7.
周雅洁 《楼市》2012,(14):114-119
千年西湖畔,每一座古老的人居,都沉淀着一些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些伟大人物的记忆,甚至是一些古老睿智的生活哲学,温暖着杭州建筑的历史和居住的思想。议古论今,本栏目特邀请老房子专家仲向平先生为顾问指导,将古老的建筑元素与当下进行对比观照,披露老宅子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从建筑的视角解读文化,从文化的层面去阅读城市。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的操纵下各汉奸傀儡政权之间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活动,其中伪满洲国和汪精卫的南京伪国民政府之间的"外交"活动尤为明显。这场"外交"活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出丑剧。  相似文献   
9.
彭辉 《中国西部》2009,(2X):120-120
<正>所谓的武士道,所谓"忠"之道,我们是有过的,对武士道的发挥我们则独缺。为何"忠"的发源地,反倒不如区区一隅之地?梁启超救亡图存的时代实在很会跟他们开玩笑。先是甲午海战让日本羞辱;紧接着是满族亲贵一面大骂李鸿章卖国贼,一面欢迎他去卖国,卖国完毕好再骂他;铺陈了很久的变法被一个老妇人给  相似文献   
10.
刘雪 《商》2013,(3):232-232
首先看完《天朝的崩溃》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本书中反复被提到的概念就是"奸臣模式"。所谓"奸臣模式"通俗的说就是奸臣没有想象中那么坏,忠臣也没传说中那么完美。无论是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的秦桧,以贪污和献媚著称的和坤,还是现代的"奸臣"汪精卫、林彪。对他们的评价中,总感觉含有太多宣传的成分。就像茅海建先生所说的那样:"宣传与研究不同。但以前大多数中国人的历史知识都来自干这种宣传。奸臣忠臣的形象也会‘层累地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