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18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泥人,今年67岁的黄建强可是很有感情的。上个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接触泥人,玩泥巴玩了40几年,朋友们笑称他是“泥人黄”。泥人.大家并不陌生.以往是小朋友喜爱的玩具。天津的“泥人张“、无锡的惠山泥人.那都是闻名遐迩的。南京的泥人又有什么不同呢)黄建强介绍,泥人只是个俗称.又被叫馓“彩塑”、”泥玩”,严格来讲.应该叫泥塑。顾名思义,泥塑就是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南京泥人又名“南京小彩塑”.一则体量极为小巧.二则彩塑结合,三分塑七分彩。  相似文献   
2.
徐锟 《中国市场》2022,(9):124-126
为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泥塑品牌化设计方法与要素,笔者从传承与创新角度出发,结合长安泥塑工艺、形态、质地构建长安泥塑品牌形象,可视化呈现其深厚文化内涵,展现文化特质,尝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科学、可行的传播途径。通过构建长安泥塑品牌形象并延伸至长安泥塑产品包装、长安泥塑小程序界面等设计实践,打造出独具地域特色、贴近大众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创造文化附加值,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  相似文献   
3.
泥塑艺术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我国泥塑的开端非常久远,最早可上溯到远古的“女娲造人”;随着先秦至西汉丧葬制度日趋完善,泥塑得到快速发展;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伴随着石窟开凿的兴起,泥塑也成为佛教传布的重要载体,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泥塑艺术;又至隋唐时期,菩萨崇拜逐渐在中土兴起,泥塑艺术发展到了一个顶峰时期.直至宋元明清出现小型泥塑。时至今日,泥塑艺术品仍在社会上流传不衰。  相似文献   
4.
在民间流传了数百年的泥塑,现今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那么这种感染力极强的泥塑艺术,其中的形态、色彩、纹样,是如何传达出它们的感情?这又有什么样的规律?归纳到符号学系统中,它的能指、所指又是什么?本文将从凤翔泥塑的传承与现状出发,对其进行符号学上的解读。力争从这些民间工艺品中符号语义传达的研究,为我们今后的设计注入新鲜血液,设计出令广大人民喜爱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可能有很多人不解,在北京的中秋,这个兔子怎么就成了"爷"呢?前几天路过一家稻香村,看到临街的橱窗里摆了许多"兔儿爷",心生疑问:什么时候稻香村还卖上"兔儿爷"了?好几年没在北京,难道稻香村开了副业搞民俗艺术品了?很想进店里去看看,可是时间仓促,只能在橱窗前略站了一下。两米多宽的台子,有好几层,分散着摆了二十几个泥塑"兔儿爷",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商》2002,(9):192-195
有这么一种新的思想:企业从类型上可概括为“泥塑型”和“石雕型”。从发展阶段可分为“泥塑期”和“石雕期”。泥塑是把自己认为“是”的部分加上去,累积成一个想要的“形”,石雕是“减”的艺术——做石雕则是把认为“不是”的部分“减掉”,留出一个设想的“形”。泥塑与石雕同为塑像,但所取用的材料和面对的对象不同,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自古以来是中国典型的农耕为主的地区.因此,作为农耕文化典型物象的传统泥塑能在河南省得以广泛流传和传承发展.可是,伴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在工业化大机器生产的时代背景下,代表中原地区农耕文化的众多民间工艺形式承受着很大的冲击,走到了生存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鸿如 《大众商务》2007,(7):41-41
早先只在宝鸡销售的凤翔泥塑让“生肖邮票”的风一吹,如今名气扶摇直上。慕名参观的人接踵而来,也引来了有灵敏嗅觉的客商们。还有人邀请他们出国表演,凤翔泥塑的身价也跟着翻了好几番。凤翔泥塑,已远近闻名了。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