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山 《新财经》2014,(4):108-108
对清史“发烧友”来说,阎崇年的《努尔哈赤传》绝对是必读书,而这本《努尔哈赤全传》在简化注释后,完全保留原著精华,只是放低了门槛,虽“小白”亦能畅读。努尔哈赤是清代开国之主,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十三副甲胄起兵,不过百余兵马,经四十多年艰苦经营,剪除强梁,一统辽东,为后代鹰扬天下打下雄厚基础。  相似文献   
2.
新宾清永陵     
《辽宁经济统计》2009,(6):43-43
永陵,满语称“恩特和莫蒙安”,是大清皇帝爱新觉罗氏族的祖陵,是最早的清代陵寝,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原名兴京陵,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称永陵。永陵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的西北一公里处,前临苏子河,后倚启运山,占地1万平方米。这里埋葬着努尔哈赤的六世祖孟特穆(衣冠冢),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塔克世、伯父礼敦和叔父塔察偏古以及他们的福晋等。  相似文献   
3.
世杰 《辽宁经济》2006,(4):48-49
历史上“汗王”努尔哈赤从抚顺起兵打天下,成就一代霸业。今天,在清王朝的发祥地抚顺,一个叫“罕王”的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其攻城掠地龙腾于世的态势,不亚于当年努尔哈赤的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4.
萨尔浒     
《辽宁经济统计》2009,(5):43-43
萨尔浒是满族的一个普通地名,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然而发生在300多年前的一场大战,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八旗人马,在这里大破进犯的明军,使萨尔浒一夜成名、家喻户晓。如今硝烟散尽的古战场,已被抚顺建设成为著名的“萨尔浒风景区”,当年古战场遗迹多数淹没在水库里,但是努尔哈赤的英名,满族厚重的历史文化,早已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  相似文献   
5.
清太祖努尔哈赤说过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一个统帅,他最大的威胁,不是战场上对面的敌人,而是身后的将领和千军万马”。诚哉斯言。这正是作为管理者的经理人需要仔细咀嚼并吸取的至理。  相似文献   
6.
辽宁 辽     
辽宁历史悠久。考古发现,早在40-50万年以前,辽宁已是古人类活动的场所,营口金牛山猿人与北京周口店猿人比驾齐鸣。据营口金牛山和朝阳喀左县鸽子洞的遗址考证,早在28万年以前,辽宁地区就已是古人类活动的场  相似文献   
7.
老农 《经济》2008,(1):127
太子河,一条普普通通的小河,但却有着“太子”这样一个充满着贵胄之气的名字,可想而知自然会有其不同凡响之处。传说中的太子河成就了努尔哈赤的帝王霸业,现实中的太子河孕育了不胜枚举的英才俊杰。著名的国画家白志强就是一位喝太子河水成长起来的丹青高手。  相似文献   
8.
沈阳,清朝时称"盛京",是辽宁省省会,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旅游中心,中国特大城市,东北最大的国际大都市。沈阳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素有"东方鲁尔"的美誉。2010年4月6日,沈阳经济区获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国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惟一以"新型工业化"为主题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沈阳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之内,是环渤海地区与东北地区的重要结合部。  相似文献   
9.
永业探秘     
八百年前,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从蒙古草原深处跃起,东征西讨,建起横跨欧亚的大元帝国。四百年前,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兵勇,追南逐北,建起威震世界东方的大清帝国。今天,伊利、蒙牛、小肥羊、永业……一批企业帝国从蒙古高原崛起,让世人侧目。把这些事件放在一起,貌似牵强,但细究起来,这些事件存在深深的内在联系--他们都崛起于蒙古高原,统帅他们团队的首领都曾经受到蒙古草原文化的浸润,都是  相似文献   
10.
努尔哈赤时期创制的"八王共治"政体,在清入关前政体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稳定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秩序,顺利的进行政权交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在封建社会君主独揽大权的时代,显然不合时宜,其存在如流星划过.在皇太极时期,逐渐名存实亡,清代的政体最终还是回归到君主专制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